附睾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等,感染途径有逆行、淋巴、血行;病毒感染以腮腺炎病毒常见)、尿液反流(尿液逆流刺激附睾引发炎症)、性生活相关因素(过度或禁欲均易致炎)、泌尿系统器械操作(操作消毒不严可致感染累及附睾)、免疫系统因素(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及患基础疾病者因免疫力问题易发病)。
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是引发附睾炎细菌感染的常见类型。例如,大肠埃希菌可通过尿道逆行感染,经射精管等途径进入附睾引发炎症。有研究表明,在附睾炎患者中,约50%-80%可检测到细菌感染,其中肠道来源的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
感染途径:一是经尿道逆行感染,如不注意尿道卫生,细菌可从尿道口上行,通过尿道、前列腺、精囊等部位,最终到达附睾;二是淋巴感染,盆腔或后尿道的炎症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至附睾;三是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皮肤感染、扁桃体炎等,病原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附睾引发炎症。
病毒感染:
常见病毒及影响:腮腺炎病毒是较为常见的引发附睾炎的病毒,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约20%-30%的腮腺炎患者会并发附睾炎,尤其在腮腺炎发病后4-5天,可能出现阴囊红肿、疼痛等附睾炎症状。腮腺炎病毒引发附睾炎的机制可能是病毒直接侵犯附睾组织,导致炎症反应。
尿液反流
原因及机制:当尿液从尿道逆流进入射精管,进而反流入附睾时,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可刺激附睾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例如,在一些先天性尿道畸形或后天性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情况下,容易出现尿液反流现象。有研究发现,存在尿液反流的患者发生附睾炎的风险比无尿液反流者高2-3倍。
性生活相关因素
过度性生活或禁欲:
过度性生活:频繁的性生活会使生殖器官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尤其是附睾部位,容易引发炎症。比如,一些年轻男性性生活不节制,每周性生活次数过多,可能增加附睾炎的发病风险。
禁欲:长期禁欲也可能导致附睾内的分泌物积聚,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从而增加附睾炎的发生几率。一般来说,适度的性生活频率有助于生殖系统的健康,而过度或过少的性生活都可能对附睾产生不利影响。
泌尿系统器械操作
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如进行膀胱镜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泌尿系统器械操作时,若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病原菌可能被带入泌尿系统,进而累及附睾引发炎症。据统计,因泌尿系统器械操作后引发附睾炎的病例约占附睾炎总病例的5%-10%。
免疫系统因素
免疫力低下人群:
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发生附睾炎的风险较高。例如,5-9岁儿童腮腺炎病毒引发附睾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同时可能伴有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增加了附睾炎的发病风险。
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下降,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附睾炎的概率比正常人高。此外,艾滋病患者等免疫缺陷人群,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也极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附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