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有ARCO分期和Ficat分期。ARCO分期包括0-Ⅳ期,分别有不同影像学表现及病情特点;Ficat分期也分Ⅰ-Ⅳ期,各期有相应临床表现与检查情况,不同分期对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重要,临床依综合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干预。
一、ARCO分期(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分期)
1.0期
影像学表现:骨活检证实为骨坏死,但X线和MRI检查通常无异常表现。此期主要依赖于骨活检来确诊,多见于有高危因素(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酗酒等)的人群,由于无明显影像学改变,容易被忽视,需要结合病史高度怀疑。
2.Ⅰ期
X线表现:X线检查正常,核素骨扫描或MRI检查可见异常。MRI是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较敏感的方法,此期股骨头的外形仍保持正常,坏死区域局限。
3.Ⅱ期
X线表现:X线可见股骨头内有硬化带、囊性变或骨质疏松等改变,但股骨头的外形尚正常,头臼之间的间隙无明显改变。MRI可更清晰地显示坏死区域的范围和程度,此期股骨头软骨下骨尚未塌陷,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及时干预可能延缓病情进展。
4.Ⅲ期
X线表现:股骨头出现软骨下骨塌陷,表现为“新月征”等。此期股骨头的外形开始发生改变,头臼之间的匹配关系受到影响,关节功能可能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受限,患者可能会出现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逐渐加重的情况。
5.Ⅳ期
X线表现:股骨头明显变形,关节间隙变窄,髋臼也出现继发性骨质增生、硬化等改变,关节功能严重受限。此期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往往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
二、Ficat分期
1.Ⅰ期
临床表现与检查:患者可能有髋关节轻微疼痛,休息时可缓解,活动后加重。X线检查正常,核素骨扫描可见股骨头区核素浓聚或稀疏。此期病变处于早期,骨髓内的脂肪细胞变性坏死,骨髓水肿等改变为主。
2.Ⅱ期
临床表现与检查:疼痛较Ⅰ期加重,X线可见股骨头内有囊性变,骨小梁结构紊乱,但股骨头外形尚正常。MRI可更清楚显示坏死区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此期软骨下骨尚未塌陷,仍有修复的可能。
3.Ⅲ期
临床表现与检查:疼痛明显,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可见股骨头软骨下骨塌陷,出现“台阶征”等。此期股骨头的形态开始出现改变,关节软骨面受到影响,关节功能进一步受损。
4.Ⅳ期
临床表现与检查:髋关节疼痛剧烈,关节功能严重受限,X线可见股骨头严重变形,关节间隙狭窄,髋臼出现骨质增生等改变。此期患者的病情已进入晚期,关节功能几乎丧失,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来改善生活质量。
不同分期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分期、症状、年龄、全身状况等综合因素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年轻、早期(0-Ⅱ期)的患者,可能会采用保守治疗,如避免负重、药物治疗(如抗凝、改善骨循环等药物)等;而对于晚期(Ⅲ-Ⅳ期)患者,往往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同时,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酗酒者等,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