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特征女性宫颈癌筛查情况不同:有性生活女性一般25岁左右开始筛查,有高危因素者可提前;接种HPV疫苗女性仍需按策略筛查;既往有宫颈病变史女性治疗后需密切随访筛查;免疫功能低下女性需加强筛查且间隔缩短;有宫颈癌家族史女性应更早开始且增加筛查频率。
一、有性生活的女性
1.一般起始年龄:
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一般建议从25岁左右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这是因为随着性生活的开始,女性接触人乳头瘤病毒(HPV)等可能导致宫颈癌的病原体的风险增加。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25岁后女性感染HPV等相关病原体引发宫颈病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的概率逐渐上升,通过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并干预。
2.特殊情况:
如果有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小于16岁)等高危因素,建议适当提前开始筛查年龄,比如可以在21岁左右就开始。因为这些高危因素会显著增加感染HPV等导致宫颈癌相关病原体的风险,早期筛查能更好地保障健康。
二、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
1.接种疫苗后的筛查:
即使接种了HPV疫苗,也不能替代宫颈癌筛查。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特定型别的HPV感染,但不能覆盖所有可能导致宫颈癌的HPV型别,而且疫苗也有一定的保护效力期限等情况。一般来说,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仍然需要按照相应的筛查策略进行筛查。例如,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接种后,仍建议从25岁左右开始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联合HPV检测等筛查。如果是接种了疫苗的年轻女性,比如21-25岁之间接种了疫苗,也需要遵循相应的筛查间隔等要求进行筛查。
三、既往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1.治疗后随访筛查:
既往有宫颈低级别病变(如CIN1)或者高级别病变(如CIN2、CIN3)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在经过治疗后需要密切进行宫颈癌筛查。因为这些女性再次发生宫颈病变甚至发展为宫颈癌的风险相对较高。一般在治疗后的最初几个月需要密切随访,之后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筛查,比如可能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等,根据后续的检查结果来调整筛查间隔和方案,以监测病情是否复发或进展。
四、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
1.原因及筛查建议:
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的女性,由于机体对HPV等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更容易感染HPV并发展为宫颈病变。这类女性需要加强宫颈癌筛查,筛查间隔可能需要相对缩短。例如,可以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以便更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宫颈病变,因为免疫功能低下会使得病变进展的风险增加,早期发现对于及时干预治疗非常重要。
五、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
1.风险及筛查安排:
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由于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生宫颈癌的风险相对高于普通人群。这类女性应该更早开始宫颈癌筛查,并且可以适当增加筛查的频率。比如可以从20岁左右就开始进行筛查,并且在筛查间隔上可能需要比一般人群更短,例如每2-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等,以便密切监测宫颈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