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前期有多种表现,疼痛部位常为髋关节周围等,性质多样且有间歇性等特点,长期饮酒、用激素者易早期疼痛;有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髋关节屈伸等动作不利,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部分患者有跛行,行走步态异常,重体力劳动者易出现;还有髋关节周围压痛,少数有患肢短缩。
疼痛性质与特点: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或酸痛等。疼痛往往是间歇性发作,在活动后疼痛可能会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且休息时也难以缓解。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儿童患者可能表述相对不清晰,但会表现出行走异常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由于合并其他关节退变等因素,疼痛特点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与股骨头坏死导致的局部病变相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人群,其疼痛出现的时间可能会相对较早,因为这些因素是股骨头坏死的常见诱因,在这些诱因作用下,前期就可能出现疼痛症状。
关节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变化:前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屈伸不利、外展、内旋等动作受限。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下蹲困难,或者不能像往常一样自如地抬腿、转髋等。这是由于股骨头坏死导致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受到影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干扰,从而限制了关节的活动。不同年龄人群关节活动受限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因为髋关节活动度本身相对较大,早期活动受限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步态异常;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关节活动度相对下降,前期活动受限可能与其他关节退变有一定混淆,但通过详细的关节活动检查可以发现股骨头坏死相关的活动受限特点。
跛行
跛行表现:部分股骨头坏死前期患者会出现跛行症状。跛行的表现为行走时步态异常,可能是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导致步态改变。这是因为股骨头坏死影响了下肢的正常负重和行走功能,患者为了减轻疼痛和不适,会采取异常的步态。对于儿童患者,跛行可能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家长可能会首先发现孩子走路一瘸一拐;老年患者跛行可能与自身关节退变、肌肉力量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但股骨头坏死导致的跛行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髋关节负担较重,更容易出现早期跛行等症状。
其他表现
髋关节周围压痛:在髋关节周围相应部位进行按压时,可发现有明显的压痛。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这一体征,这是因为股骨头坏死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反应等,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压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压痛部位可能与疼痛部位相关,比如疼痛在腹股沟区,那么该区域的压痛会比较明显。
患肢短缩(少数情况):少数股骨头坏死前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患肢短缩的情况,但相对较少见。这是由于股骨头坏死导致股骨头塌陷等结构改变,使得患肢长度发生变化。不过这种情况在前期相对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手段来综合判断。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出现患肢短缩,可能会影响其下肢的生长发育等,需要及时关注;老年患者出现患肢短缩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行走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