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可通过症状表现观察、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来诊断。症状表现有疼痛部位多样、性质程度随病情变化及关节活动受限;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MRI是早期发现较敏感方法;体格检查有髋关节压痛及“4”字试验,阳性提示病变。
一、症状表现观察
1.疼痛相关表现
疼痛部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常出现腹股沟区疼痛,部分患者可放射至臀部或膝关节。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为膝关节周围疼痛,易被误诊,需特别注意。成年男性若长期大量饮酒或有髋部外伤史,出现腹股沟区或臀部疼痛需警惕。女性在妊娠、产后等特殊时期,若出现髋部疼痛也应重视。
疼痛性质与程度:疼痛多为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例如,早期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髋部疼痛,休息后能缓解,但随着病情发展,行走较短距离就会出现疼痛,且疼痛程度加剧。
2.关节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变化:早期患者髋关节活动可能会出现轻度受限,主要表现为外展、内旋活动受限较为常见。比如在进行髋关节外展动作时,发现活动幅度较正常减少。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若出现髋关节活动不如以往灵活,需提高警惕。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本身关节活动度可能下降,但若出现新的活动受限情况,也应考虑股骨头坏死的可能。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表现:早期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可见股骨头局部骨质疏松、骨小梁轻度紊乱等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股骨头皮质下微小的囊性改变等。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有髋部外伤史者等,即使X线初期无明显异常,也需密切随访。儿童股骨头坏死在早期X线可能表现为股骨头骨骺密度不均匀、轻度变扁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及早期表现:MRI是目前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较为敏感的检查方法。在股骨头坏死早期,MRI可发现骨髓水肿、信号改变等。一般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对于怀疑股骨头坏死但X线检查阴性的患者,应首选MRI检查。例如,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患者,出现髋部不适,X线无异常时,MRI能更早发现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不同年龄段人群在MRI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检测骨髓组织的信号变化来发现早期病变。
三、体格检查
1.髋关节压痛
检查方法与意义:医生会对患者髋关节进行压痛检查,在腹股沟中点下方常有明显压痛。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初步判断髋关节内部是否存在病变。对于运动员等髋关节活动较多的人群,若出现髋关节压痛,更应深入排查股骨头坏死等疾病。老年人髋关节退变等也可能导致压痛,但结合其他检查可鉴别。
2.“4”字试验
操作及结果判断:患者仰卧,一侧下肢屈膝屈髋,将外踝置于对侧下肢膝上,医生一手固定骨盆,一手向下压屈膝的膝关节。若出现髋关节疼痛,则为阳性,提示髋关节可能有病变。儿童进行“4”字试验时,要注意操作轻柔,根据儿童的配合程度和反应判断结果。对于有髋部不适的儿童,该试验阳性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为股骨头坏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