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膝关节状况,可进行水中运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平衡训练。水中运动利用浮力减轻膝关节负重等;肌力训练包括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训练,分别有具体方式和训练频率;关节活动度训练包含屈膝和伸膝训练,各有具体方式和频率;平衡训练有单腿站立和平衡垫上训练,也有相应具体方式和频率。
一、水中运动
1.具体方式:在浅水中进行步行、踢腿等运动,水的浮力能减轻膝关节的负重,减少关节面的摩擦,同时还能增强肌肉力量。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老年人,水中运动相对更安全,能降低摔倒风险;对于体重较大的患者,浮力减轻了体重对膝关节的压力,利于锻炼。
2.注意事项:水温不宜过低,避免引起肌肉痉挛等不适,运动时间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一般每次15-30分钟,每周可进行3-5次。
二、肌力训练
1.股四头肌收缩训练:
具体方式:患者取仰卧位,伸直膝关节,将下肢伸直抬高10-15厘米,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对于儿童患者,可在家长辅助下进行简单的下肢抬高训练,逐渐增加难度;对于有膝关节病史的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膝关节疼痛加重。
训练频率: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组。
2.腘绳肌训练:
具体方式:俯卧位,将下肢屈膝,尽量将脚跟靠近臀部,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不同年龄人群训练强度不同,老年人可适当降低屈膝角度和力度;有膝关节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需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合适强度的训练。
训练频率:每次训练8-12分钟,每天2-3组。
三、关节活动度训练
1.屈膝训练:
具体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家人帮助缓慢弯曲膝关节,尽量达到最大范围,保持10-15秒后缓慢伸直,重复进行。儿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要轻柔,避免造成损伤;对于患有膝关节炎症等病史的患者,活动度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牵拉导致炎症加重。
训练频率: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每个方向活动5-10次。
2.伸膝训练:
具体方式:站立位,手扶固定物体,缓慢伸直膝关节,尽量达到完全伸直状态,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屈曲。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的患者,更需要加强伸膝训练来改善膝关节功能;有膝关节畸形等病史的患者,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关节的受力情况。
训练频率:每天训练3-4次,每次每个方向活动6-12次。
四、平衡训练
1.单腿站立训练:
具体方式:患者站立位,用健侧腿支撑,患侧腿缓慢抬起,保持身体平衡,可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延长时间。老年人进行单腿站立训练时要选择稳定的地面,有人在旁保护,防止摔倒;对于平衡功能较差且有膝关节病史的患者,可借助椅子等辅助工具进行训练。
训练频率:每次训练每个腿持续10-20秒,每天可进行3-5组,每组3-4次。
2.平衡垫上训练:
具体方式:站在平衡垫上,通过调整身体重心来保持平衡,可进行前后、左右移动重心等训练。不同年龄人群在平衡垫上训练时难度不同,儿童要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避免受伤;有膝关节疾病且平衡功能不佳的患者,训练时要注意缓慢进行,逐步提高平衡能力。
训练频率: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