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性生活)、药物治疗(局部用药如唑类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制剂,全身用药适用于特定人群),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糖尿病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还需注意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合理用抗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力)。
一、一般治疗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阴,每日可用温水清洗外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破坏阴道正常菌群。例如,每天用温水清洗1-2次即可,清洗时要从前向后冲洗,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外阴。同时,应穿棉质、宽松的内裤,使外阴透气良好,有助于病情恢复。
避免性生活: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因为霉菌性阴道炎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性伴侣如有症状也应同时进行治疗,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二、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唑类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可选择克霉唑栓,每晚1粒(150mg),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克霉唑栓500mg,单次用药。克霉唑能够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影响真菌代谢过程,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制霉菌素制剂:制霉菌素栓每晚1粒(10万U),连用10-14日。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物质外漏,从而发挥抗真菌功效。
全身用药(适用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对于未婚女性或不适合局部用药的患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如氟康唑150mg,单次口服。氟康唑能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主要固醇类——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漏失,发挥抗真菌作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尽量避免全身用药。可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克霉唑制剂等局部用药,以缓解症状。因为妊娠期女性的生理状态特殊,全身用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而局部用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相对较为安全。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容易并发霉菌性阴道炎,且病情容易反复。这类患者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阴道内的微环境,减少霉菌性阴道炎的复发。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必要的降糖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来控制血糖。
四、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内裤应定期煮沸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霉菌。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可能会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霉菌过度生长引发阴道炎。如果因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并可同时补充益生菌,以维持阴道正常菌群。
增强机体免疫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例如,每周进行3-5次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同时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