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睾炎通过详细病史采集询问症状表现及相关病史,体格检查观察阴囊、精索外观及情况,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精液常规等,影像学检查通过B超、MRI等综合手段来诊断。
一、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是否有阴囊部位的疼痛、坠胀感等不适,疼痛是间断性还是持续性,疼痛是否向腹股沟区或下腹部放射等,同时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还会询问患者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等相关病史。
二、体格检查
1.阴囊检查
医生会观察阴囊的外观,看是否有红肿、皮肤温度是否升高。慢性附睾炎患者阴囊可能无明显红肿,但患侧附睾可触及肿大,质地较硬,与睾丸界限可清楚或不清楚,附睾尾部或头部可能有结节形成,轻压痛或无明显压痛,有的患者附睾与睾丸的界限不清。
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过度紧张。儿童慢性附睾炎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出现附睾的异常表现,检查时需注意双侧对比。
2.精索检查
检查精索是否增粗,精索静脉有无曲张等情况,慢性附睾炎患者精索可能有增粗的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一般情况下,慢性附睾炎患者血常规无明显异常的白细胞升高情况,但如果合并有急性发作时,可能会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的检查结果解读需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要准确判断是否有感染等情况。
2.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主要是看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的迹象,慢性附睾炎患者尿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但若合并有尿道炎、膀胱炎等,可能会出现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比如有尿路感染时,尿中白细胞可增多。
3.精液常规
精液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精子的质量等情况,慢性附睾炎可能会对精液质量产生影响,如精子活力、密度等可能出现异常。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精液常规检查尤为重要,不同年龄的患者,精液常规的正常参考值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年龄等情况进行判断。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B超检查:是诊断慢性附睾炎常用的影像学方法。超声下可见附睾增大、增厚,回声不均匀,附睾与睾丸的界限可能模糊。急性发作时,附睾区域可出现血流信号增多。对于儿童患者,B超检查相对安全,能清晰显示附睾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慢性附睾炎。通过B超还可以排除其他阴囊内病变,如睾丸肿瘤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除了能观察附睾的形态外,还可以检测血流情况,有助于区分慢性附睾炎和其他阴囊疾病。慢性附睾炎时,附睾局部血流信号可能有一定特点,与其他病变如睾丸扭转等的血流情况不同。
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对于慢性附睾炎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在鉴别诊断方面。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附睾的细微结构,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有助于明确诊断。但MRI检查相对费用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疑难病例的辅助诊断。在儿童患者中,MRI检查需考虑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但在必要时,如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也会进行该项检查,检查时要确保患儿的安全和配合。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手段来判断是否存在慢性附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