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肌腱炎艾灸需选阿是穴、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艾灸时要注意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一般每周艾灸2-3次,2-3周为一疗程,过程中要观察身体反应,有不适立即停灸就医。
一、艾灸穴位选择
1.阿是穴
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的部位,艾灸阿是穴可以直接针对后背肌腱炎疼痛的局部区域,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等不适。一般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阿是穴皮肤约2-3厘米进行熏烤,每次艾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但不烫伤为宜。
2.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从中医经络理论来看,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汇之处,艾灸大椎穴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对于后背肌腱炎引起的局部气血不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艾灸方法同样是温和灸,每次艾灸10-15分钟。
3.肩井穴
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后背肌腱炎往往与肩部及背部的肌肉筋膜等组织的整体状态相关,艾灸肩井穴可以通过经络传导,改善肩部及后背相关区域的气血流通。艾灸时可采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
二、艾灸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儿童:低龄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艾灸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距离,避免烫伤。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采用艾灸治疗后背肌腱炎,若需使用,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艾灸时间和距离。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艾灸时要密切关注皮肤反应,防止烫伤。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艾灸时要根据身体耐受情况调整艾灸时间,一般每次艾灸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0分钟左右。
2.性别因素
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艾灸禁忌,但女性在月经期间艾灸时需注意,若后背肌腱炎患者处于月经期间,艾灸时要避免过度艾灸腹部相关区域(虽然后背艾灸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谨慎),以免对月经产生影响。
3.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饮酒者:吸烟饮酒会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艾灸后身体的恢复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在艾灸前后尽量避免吸烟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提高艾灸的效果。
久坐久站者:后背肌腱炎往往与久坐久站导致的后背肌肉劳损等因素相关,艾灸后仍需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久坐久站的姿势,应适当进行活动,放松后背肌肉,防止肌腱炎复发或加重。
4.病史因素
有皮肤破损者:若后背肌腱炎部位伴有皮肤破损,不能进行艾灸,以免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
有出血性疾病者:艾灸具有一定的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艾灸可能会加重出血倾向,因此这类患者不宜采用艾灸治疗后背肌腱炎。
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医疗器械者:艾灸时的温热刺激可能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等医疗器械的正常工作,这类患者应避免艾灸后背相关区域,若有治疗需求,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艾灸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艾灸频率
一般来说,每周可以进行2-3次艾灸治疗。每次艾灸的时间根据上述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以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无明显不适为宜。连续艾灸2-3周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适当调整疗程间隔和艾灸频率。在艾灸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加剧等不适情况,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