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鼻塞的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如保持鼻腔清洁湿润(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保持室内适宜湿度)、体位调整(头部抬高15°-30°);针对感冒本身观察病情(观察其他症状、鼻塞对呼吸等的影响)、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特殊情况如婴儿鼻塞要避免用成人药物且严重时遵医嘱处理,合并其他症状如明显咳嗽、高热等要依情况处理。
一、一般护理措施
1.保持鼻腔清洁湿润
对于小儿感冒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生理盐水能软化鼻腔分泌物,便于其排出。婴儿可每侧鼻孔滴2-3滴生理盐水,稍大儿童可喷2-3下。这是因为生理盐水不会对小儿鼻腔黏膜产生刺激,且能有效清洁鼻腔,减轻鼻塞症状。正常小儿鼻腔黏膜娇嫩,生理盐水的使用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一般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干燥的空气会加重小儿鼻塞,而适宜的湿度可使鼻腔黏膜保持湿润,减少分泌物结痂。不同年龄的小儿对湿度要求相似,室内可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2.体位调整
当小儿鼻塞时,可尝试将小儿头部抬高15°-30°,这样有助于改善鼻腔通气。对于婴儿,可在其背部垫薄毛巾等使头部稍抬高;对于能配合的较大儿童,也可采用半卧位。这是因为重力作用可使鼻腔分泌物引流更顺畅,缓解鼻塞。不同年龄的小儿都可通过体位调整来改善鼻塞情况,符合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二、针对感冒本身的处理
1.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小儿感冒的其他症状,如体温、咳嗽、流涕等情况。如果小儿感冒鼻塞同时伴有低热(体温<38.5℃),且精神状态良好,可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低热的判断标准相同,但小儿的生理特点不同,如婴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更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注意观察小儿鼻塞是否影响呼吸、进食和睡眠等情况。如果小儿鼻塞严重,影响正常呼吸,甚至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不同年龄小儿对鼻塞的耐受程度不同,婴儿可能表现为张口呼吸、吃奶时哭闹等,较大儿童可能表现为睡眠不安等。
2.适当增加水分摄入
鼓励小儿多喝温开水,这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促进其排出,同时也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促进感冒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每天的饮水量应保证,婴儿可少量多次喂水,较大儿童可自主饮用。充足的水分摄入符合小儿感冒时的一般护理原则,因为小儿在感冒时,水分丢失可能增加,而多喝水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
三、特殊情况处理
1.婴儿鼻塞处理
婴儿鼻塞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成人的滴鼻药物等。因为婴儿鼻腔黏膜更娇嫩,成人药物可能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婴儿鼻塞严重,经上述一般护理措施无改善,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婴儿的生理结构特殊,鼻腔狭窄,任何不当处理都可能加重损伤。
2.合并其他症状的处理
如果小儿感冒鼻塞同时伴有明显咳嗽,可在医生评估后,根据情况考虑是否进行相应处理,但要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止咳药物。如果小儿感冒鼻塞伴有高热(体温≥38.5℃),且一般情况较差,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退热等相关治疗。不同症状的组合需要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遵循儿科医疗的严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