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临床表现包括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妊娠呕吐、子痫前期征象、卵巢黄素化囊肿;超声检查中完全性葡萄胎呈“落雪状”或“蜂窝状”,部分性葡萄胎可见妊娠囊等;血清hCG定量测定葡萄胎时明显高于相应孕周正常妊娠值且持续上升;组织学检查刮宫标本见滋养细胞增生等特征,怀疑葡萄胎需及时就医通过多种检查综合判断并及时处理。
一、临床表现
1.停经后阴道流血:多数患者停经2-4个月后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开始量少,以后逐渐增多,常反复大量流血,有时可自然排出水泡样组织,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年龄方面,各年龄段育龄女性均可能发生,但生育期女性相对更常见,生活方式一般无特定指向,有葡萄胎妊娠史的女性再次发生葡萄胎的风险相对升高。
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因葡萄胎迅速增长及宫腔内积血,约半数以上患者的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质地变软,并伴有血清hCG水平异常升高。
3.妊娠呕吐:出现时间一般较正常妊娠早,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由于hCG水平异常升高所致。
4.子痫前期征象:多发生于子宫异常增大和hCG水平异常升高者,可在妊娠早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症状虽较晚孕时轻,但也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子痫前期。
5.卵巢黄素化囊肿:大量hCG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发生黄素化而形成囊肿。一般无症状,偶因急性扭转而致急腹症。清除葡萄胎后,随着hCG水平下降,囊肿可自行消退。
二、超声检查
1.B型超声检查:是诊断葡萄胎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完全性葡萄胎的典型超声图像为子宫大于相应孕周,无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若水泡较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回声区,则呈“蜂窝状”。部分性葡萄胎超声检查可见妊娠囊,胚芽或胎儿形态不规则,程度不同的胎心搏动,有时可见胎儿轮廓,但多数伴凝血块及水泡状胎块。不同年龄患者超声表现基本类似,生活方式对其无直接影响,有葡萄胎病史女性再次检查时需重点关注子宫及附件情况。
三、血清hCG测定
1.hCG定量测定:葡萄胎时血清hCG水平通常明显高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妊娠值,而且在停经12周后仍持续上升。利用这一特点可辅助诊断葡萄胎。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后6-7日hCG就可在血中测出,以后每1.7-2日上升1倍,在排卵后14日约达100U/L,妊娠8-10周达峰值(50-100kU/L),以后迅速下降。而葡萄胎患者hCG分泌峰值可高达1000kU/L以上,且持续不降。年龄不同hCG水平上升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不同表现,但主要依据数值与正常妊娠的对比来判断,有葡萄胎高危因素女性(如既往有葡萄胎史等)需定期监测hCG。
四、组织学检查
1.刮宫标本:是确诊葡萄胎的最重要依据。葡萄胎的病理学特征为滋养细胞增生,绒毛间质水肿,间质内胎源性血管消失。通过刮宫获取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明确诊断。对于有阴道流血等可疑葡萄胎表现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刮宫取组织检查,不同年龄患者刮宫操作需注意轻柔,避免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患者需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如果怀疑有葡萄胎,应及时就医,通过以上多种检查综合判断,一旦确诊需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