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内半月板因扭转外力等致撕裂,有疼痛、交锁等表现,MRI可诊断,轻损伤保守治疗,重损伤多手术,预后因情况而异;滑膜炎是滑膜受刺激炎症致积液,有关节肿胀、疼痛等表现,MRI可见积液等,针对病因治疗,多数预后好,慢性易反复,特殊人群预后有别。
滑膜炎: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结构,能分泌滑液以润滑和营养关节软骨。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产生炎症,导致分泌液失调形成积液的一种关节病变。其病因多样,包括创伤、感染、免疫性疾病等,比如膝关节扭伤可能引发创伤性滑膜炎。
临床表现
半月板损伤: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关节间隙,行走时尤其是上下楼梯、蹲下站起时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交锁现象,即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活动,稍作活动后又可解锁。例如,患者上下楼梯时会感觉膝关节某一位置突然疼痛且活动受限。
滑膜炎:常见症状是关节肿胀,肿胀程度因病情而异,同时伴有疼痛,疼痛一般较为轻微,活动时疼痛可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皮温升高。比如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会发现膝关节明显肿胀,活动时疼痛不适。
影像学检查
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重要手段,能清晰显示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类型(如纵裂、横裂、水平裂等)及程度。例如,通过MRI可明确半月板撕裂是位于红区、红-白区还是白区,红区血供较好,修复可能性相对较大,白区血供差,修复较困难。
滑膜炎:MRI检查可见关节腔或关节囊内有积液,滑膜增厚等表现,但对于滑膜炎的病因诊断可能还需要结合血液检查等其他检查,如感染性滑膜炎可能有白细胞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
治疗原则
半月板损伤:轻度损伤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等)以及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对于损伤较重的半月板撕裂,多需手术治疗,如半月板缝合术或半月板切除术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治疗选择有差异,年轻运动员可能更倾向于尽量保留半月板的缝合术,而中老年患者根据半月板损伤情况及膝关节退变程度综合考虑手术方式。
滑膜炎: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感染性滑膜炎需进行抗感染治疗。非感染性滑膜炎的治疗包括休息、减少关节活动、抽取关节积液(若积液较多)、物理治疗等,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和疼痛。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滑膜炎,多与病毒感染等有关,需注意休息,一般可自行恢复,若有疼痛可适当采用温和的物理治疗缓解症状,避免过度活动加重病情。
预后情况
半月板损伤:经过恰当治疗后,轻度损伤预后较好,恢复后可基本恢复正常活动,但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退变可能会加速,尤其是年轻患者长期可能出现膝关节骨关节炎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预后不同,年轻患者由于膝关节活动度大,半月板切除后远期退变风险更高,而中老年患者本身膝关节可能存在一定退变基础,半月板损伤治疗后需注意保护膝关节。
滑膜炎:多数滑膜炎经过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病因去除后滑膜炎可治愈。但如果是慢性滑膜炎,可能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特殊人群中,儿童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但要注意避免再次感染等诱发因素;老年患者滑膜炎治疗后需注意关节的保养,防止病情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