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评估依国际改良分级法分轻中重,非药物干预包括皮肤用温和洁面产品每日1-2次清洁、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高糖高油增蔬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挤压痤疮),药物治疗有外用维A酸类等、口服抗生素等及异维A酸(异维A酸有致畸风险需注意),特殊人群中儿童痤疮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药安全,孕妇痤疮谨慎用药需咨询,老年痤疮考虑基础病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药监测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一、痤疮的评估
健康检查发现痤疮时,首先需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可依据国际改良痤疮分级法进行分类:轻度痤疮表现为散在的粉刺及少量炎性丘疹;中度痤疮可见较多炎性丘疹、脓疱,分布范围较广;重度痤疮则有结节、囊肿等损害,可能伴有瘢痕形成。通过观察皮损形态、分布范围等明确痤疮分级,以指导后续处理。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皮肤清洁管理
建议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面部,每日1-2次即可,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清洁时用温水冲洗,可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灰尘等,但要注意避免用力搓揉皮损部位,防止加重炎症。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控制:减少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高油食物(如油炸食品)的摄入,这类食物可能会加重皮脂腺分泌,不利于痤疮恢复。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维持身体代谢平衡。
2.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每日睡眠时长建议成年人7-8小时,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对痤疮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3.避免挤压:切勿用手挤压痤疮,以免引起局部炎症加重,甚至导致感染扩散、遗留瘢痕等问题。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一)外用药物
1.维A酸类:如维A酸乳膏等,可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从而减轻痤疮症状,但使用初期可能会有皮肤刺激反应,需从小面积开始试用。
2.过氧苯甲酰:具有杀菌、抗炎作用,能缓慢释放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适用于炎性丘疹等皮损。
3.抗生素类:如克林霉素凝胶等,适用于炎性痤疮,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
(二)口服药物
1.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等),适用于中重度炎性痤疮,但需注意可能存在的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2.异维A酸:适用于重度结节囊肿性痤疮等,具有减少皮脂腺分泌、抗炎等作用,但该药物有致畸风险,育龄期男女用药前需排除妊娠可能,且用药期间需严格避孕。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痤疮
儿童痤疮多与雄激素水平、遗传等因素相关,一般病情较轻。处理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温和清洁皮肤、调整饮食等。若需用药,应选择相对安全的外用药物,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
(二)孕妇痤疮
孕妇痤疮处理需谨慎,避免使用有致畸风险的药物。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如皮肤清洁、调整生活方式等。若病情需要用药,应咨询妇产科及皮肤科医生,权衡药物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老年痤疮
老年人出现痤疮可能与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内分泌变化等有关。处理时要考虑合并用药情况,优先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非药物干预为主,若需用药,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