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胃肠炎有消化道症状(腹泻、呕吐、腹痛)、全身症状(发热、脱水表现),不同病因相关症状特点不同,如病毒性胃肠炎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先吐后泻,水样或蛋花汤样便;细菌性胃肠炎有腹泻、发热、腹痛等表现;寄生虫性胃肠炎有慢性腹泻、腹部不适、消瘦等表现且病程长。
一、消化道症状
1.腹泻
是小孩胃肠炎常见症状之一。腹泻的频率和粪便性状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感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炎多为水样便,每日次数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等。婴幼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腹泻时更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孩,腹泻的表现也有差异,新生儿胃肠炎腹泻可能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如从正常的糊状便变为稀便等。
2.呕吐
小孩胃肠炎时常常会出现呕吐症状。可以是频繁呕吐,将胃内容物吐出。呕吐物可以是胃内未消化的食物,严重时可能为黄绿色胆汁等。婴儿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呕吐更容易发生,而且呕吐可能会导致误吸等危险情况,所以对于呕吐的婴儿需要特别关注其呼吸情况等。
3.腹痛
小孩可能会表现出腹痛,年龄较大的小孩可能会用语言表达腹痛,如诉说肚子痛,疼痛的部位多在脐周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腹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小孩可能只是轻微不适,而有些可能腹痛较剧烈。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小孩胃肠炎会伴有发热症状。如果是感染性胃肠炎,病原体入侵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引起发热。体温可呈低热、中度发热甚至高热。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所不同,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能发热相对较明显,持续时间可能较长;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一般为自限性,体温多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对于发热的小孩,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高热时容易出现惊厥等并发症。
2.脱水表现
当腹泻和呕吐较严重时,小孩容易出现脱水症状。轻度脱水时,小孩可能表现为口渴、尿少、前囟和眼窝稍凹陷等;中度脱水时,除了上述症状加重外,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等;重度脱水时,小孩会出现烦躁不安、无尿、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严重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孩,脱水的表现也有差异,新生儿脱水时可能症状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其精神状态、皮肤黏膜等情况来判断是否脱水及脱水程度。
三、不同病因相关症状特点
1.病毒性胃肠炎
如轮状病毒胃肠炎,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起病较急,常先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多数伴有发热,病程一般为3-8天。
2.细菌性胃肠炎
常见的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胃肠炎,可表现为腹泻,大便次数较多,可为黏液便、脓血便等;同时可能伴有发热,腹痛相对较明显。不同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症状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以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例如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除了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外,可能病情相对较重,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3.寄生虫性胃肠炎
如贾第虫引起的胃肠炎,小孩可能出现慢性腹泻,大便稀薄,有异味,同时可能伴有腹部不适、消瘦等表现,病程相对较长,需要通过粪便检查等找到寄生虫卵等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