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运动时加剧、不同病因特点及不同年龄段影响各异)、局部肿胀(炎症致组织液渗出、不同病因程度不同及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活动受限(因疼痛肿胀致肢体活动困难、不同年龄段影响不同)、压痛明显(按压骨膜炎部位压痛固定且不同部位有差异、不同年龄段反应不同),感染性骨膜炎还可致发热(体温因感染程度而异、不同年龄段发热表现有别)。
局部疼痛:这是骨膜炎较为常见的症状。在运动或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剧,休息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发展,即使休息时也可能会有疼痛感觉。不同病因导致的骨膜炎疼痛特点可能略有差异,比如感染性骨膜炎引起的疼痛通常较为剧烈,而应力性骨膜损伤导致的疼痛相对来说在早期可能相对较轻,但会随活动不断加重。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膜相对敏感,骨膜炎引起的局部疼痛可能会对其活动产生明显影响,比如影响走路、运动等;而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生活中活动量较大等因素,疼痛对其日常活动的干扰也较为显著。
局部肿胀:炎症会引起局部组织的反应,导致组织液渗出等,从而出现肿胀现象。肿胀部位的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的发红,温度也可能会比周围正常组织略高。如果是感染性骨膜炎,肿胀往往会比较明显,且可能伴有局部皮温升高更显著的情况;应力性骨膜损伤导致的肿胀相对感染性的可能轻一些,但也会影响局部的外观和功能。在儿童中,骨膜相对疏松,骨膜炎引起的肿胀可能相对更容易被察觉,而且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疼痛和肿胀的感受,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活动状态等;成年人的肿胀可能会因个体对疼痛和肿胀的耐受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但一般也会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肿胀等原因,患者的肢体活动会受到限制。比如患有胫骨骨膜炎的人,在行走、跑步、屈伸膝关节等活动时会感到困难,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活动受限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因为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骨膜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对其日常的玩耍、运动等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会出现不愿走路、玩耍时动作明显减少等情况;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或生活中对肢体活动要求较高,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影响上班通勤、日常家务劳动等。
压痛明显:用手指按压骨膜炎部位时,会有较为明显的压痛感。压痛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根据骨膜炎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桡骨骨膜炎时,按压桡骨相应部位会有明显压痛;跟骨骨膜炎时,按压跟骨部位也会有显著的压痛。在儿童中,由于其身体的敏感性,压痛可能会让儿童表现出明显的躲避或哭闹等反应;成年人则可能会清晰地感觉到按压时的疼痛,并且压痛情况也能辅助医生进行病情的判断。
发热(感染性骨膜炎):如果是感染性骨膜炎,由于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身体会出现免疫反应,从而可能导致发热症状。体温可能会轻度升高,也可能达到中等热度,具体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完善,感染性骨膜炎引起的发热可能相对更难控制,而且儿童发热后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其他伴随症状;成年人感染性骨膜炎发热时,可能会有全身不适等表现,但相对儿童来说,体温波动等情况可能相对更有规律一些,但也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