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及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低强度有氧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物理治疗(热敷、理疗仪器治疗)和减轻体重;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遵医疗规范;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手术(早期病变)、截骨术(力线不良)、关节置换术(晚期严重病变),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各治疗方式中情况有差异。
一、非药物治疗
(一)运动疗法
1.低强度有氧运动: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可进行如游泳、平地慢走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游泳时膝关节几乎不负重,能在减轻关节压力的同时锻炼肌肉力量;平地慢走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有病史的患者运动强度应根据自身病情适当调整,以运动后不出现明显疼痛加重为宜。
2.关节活动度训练:各年龄段患者都可进行膝关节屈伸等关节活动度训练。比如坐在椅子上,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屈伸尽量达到最大范围,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适当减少活动度训练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刺激膝关节。
(二)物理治疗
1.热敷:可采用温毛巾热敷膝关节,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不同年龄患者热敷温度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适当调整,一般40-50℃较为适宜。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
2.理疗仪器治疗:如超声波治疗、红外线治疗等。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膝关节组织的修复,红外线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同年龄患者接受理疗仪器治疗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比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对能量的耐受较低,需适当降低治疗强度。
(三)减轻体重
对于体重超标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减轻体重都非常重要。每减轻1公斤体重,膝关节所受压力可降低约3-4公斤。通过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来逐步减轻体重,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的负荷,延缓退行性膝关节炎的进展。
二、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使用,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例如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使用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是否有胃肠道疾病等情况,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警惕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手术治疗
(一)关节镜手术
适用于早期病变的患者。通过关节镜可以清理膝关节内的增生滑膜、游离体等病变组织,改善关节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会有所不同,年轻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遵循术后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老年患者术后要更加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康复过程可能相对缓慢。
(二)截骨术
对于有膝关节力线不良的患者可能适用。通过截骨来纠正膝关节的力线,从而减轻膝关节一侧的负荷,缓解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截骨手术效果和风险有所差异,比如女性患者可能在术后康复中要注意心理调适,帮助更好地恢复。
(三)关节置换术
适用于晚期病变严重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同时要重视术后的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