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左侧睾丸炎性包块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和局部护理,抗感染治疗依病原体选药,对症治疗有止痛退热等,保守无效或疑脓肿需手术,术后加强护理,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
一、明确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有感染病史,如泌尿系统感染、性传播感染等,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有无发热、睾丸疼痛的程度和性质等。不同年龄人群病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成人需考虑细菌感染等情况。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左侧睾丸包块的大小、质地、有无触痛、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同时检查双侧附睾、精索等情况,区分炎性包块与其他疾病如睾丸肿瘤等。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也会升高。若考虑性传播感染相关,还需进行相关病原体检测,如衣原体、支原体等检测。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左侧睾丸包块的形态、结构,判断是炎性包块还是其他病变。炎性包块在超声下多表现为睾丸实质内低回声区,边界不清,血流信号丰富等。
二、一般治疗
休息: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站立时间,以减轻睾丸的肿胀和疼痛。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其过度哭闹、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局部护理:可适当抬高阴囊,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阴囊的坠胀感。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持阴囊部位的清洁卫生,防止继发感染,但操作要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三、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左侧睾丸炎性包块,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等)、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但需注意18岁以下青少年慎用)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如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睾丸炎症,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药物,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四、对症治疗
止痛治疗: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但儿童患者要谨慎使用止痛药物,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小的方式,如通过安抚等非药物方式缓解不适,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止痛药物。
退热治疗:如果患者伴有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且一般情况较差时,可考虑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儿童患者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防引起不良反应。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退热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禁忌证。
五、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如果左侧睾丸炎性包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怀疑有睾丸脓肿形成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切开引流等,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减少对睾丸功能的影响。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加强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包括睾丸的肿胀、疼痛缓解情况等,儿童患者要注意安抚其情绪,保证术后的顺利恢复。
六、随访观察
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要定期随访,观察左侧睾丸炎性包块的变化情况,包括包块大小、症状改善情况等。对于儿童患者,要关注其睾丸发育情况,确保治疗后不影响生殖功能等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