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患者睡姿需注意,仰卧位时患侧上肢垫合适高度枕头保持功能位;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垫软枕保持正确体位;要避免患侧卧位以及过度屈曲或伸展姿势,尤其儿童和老年人需特别留意,防止影响恢复。
一、仰卧位睡姿
姿势要点:
对于肘关节脱位患者,仰卧位时可在患侧上肢下方垫一个合适高度的枕头,使患侧手臂保持略高于心脏的位置。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患肢的肿胀。一般枕头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以保证舒适且能起到消肿作用。
要注意保持肩关节和肘关节处于自然舒适的功能位,肩关节稍外展,肘关节屈曲约90度,避免过度外展或内收,防止影响脱位关节的恢复。
适用人群及原因:适用于大多数肘关节脱位患者,尤其是成年人。因为仰卧位相对容易保持患侧肢体的正确体位,且能较好地利用枕头来调整患肢位置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不会对脱位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对于儿童患者,同样可以采用仰卧位,只是在选择枕头时要注意材质柔软舒适,避免过硬的枕头对患儿造成不适,并且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耐受情况,及时调整枕头高度和患肢姿势。
二、健侧卧位睡姿
姿势要点:
向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自然放在身体上方,可在患侧肩部和上肢下方适当垫软枕,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左右。例如,可以垫一个小薄枕在患侧手臂下方,使其保持稍微抬起的状态,防止患侧肘关节受压。
要确保患侧肘关节不受到身体或其他物体的压迫,同时健侧肢体可以自然舒适地摆放,一般健侧肢体可稍微弯曲,放在身前或身侧。
适用人群及原因:对于不习惯仰卧位或者仰卧位感觉不适的患者适用。尤其是一些习惯侧卧位睡眠的人。对于儿童患者,在采用健侧卧位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调整患侧上肢的位置,保证肘关节的正确体位,防止因睡眠中姿势改变导致患侧肘关节受到压迫或处于不良体位,影响恢复。比如,要经常查看患儿睡眠时患侧上肢的位置,及时进行调整,因为儿童可能在睡眠中频繁翻动,更需要家长的细心看护。
三、避免的睡姿
患侧卧位:
原因:患侧卧位时,身体的重量会直接压迫到脱位的肘关节,可能导致脱位关节再次移位或者加重局部的肿胀、疼痛等症状。例如,身体的压力会使脱位的关节面受到不正常的应力,影响关节的修复过程。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儿童肘关节脱位患者,由于其自我约束能力差,更要绝对避免患侧卧位,家长要时刻留意,帮助儿童保持正确的睡姿,防止因无意识的翻身导致患侧卧位而影响恢复。因为儿童的关节周围组织相对较嫩,受压后更容易出现不良后果。
过度屈曲或伸展的姿势:
原因:无论是过度屈曲还是过度伸展肘关节,都会对脱位后的关节造成异常的应力刺激。过度屈曲可能使脱位的关节结构进一步受到牵拉,过度伸展则可能导致关节面之间产生不合理的摩擦,均不利于脱位关节的复位维持和组织修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肘关节脱位后,本身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和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更要避免过度屈曲或伸展的姿势。而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关节的可塑性和活动度相对较大,家长和医护人员要更加严格地指导保持正确的体位,防止患儿因玩耍或睡眠时的不恰当姿势导致肘关节处于过度屈曲或伸展状态,影响恢复。例如,在儿童睡眠时,要使用合适的方式固定患肢,避免其肢体出现不恰当的弯曲或伸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