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包括不同部位疼痛特点及受年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影响,不同部位肿胀表现及受年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影响,不同部位活动受限情况及受年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影响;一般单纯骨质增生无明显全身症状,严重广泛时可能有乏力、低热等全身不适,老年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及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出现全身不适概率有差异。
骨质增生好发于颈椎、腰椎、膝关节等部位,不同部位的骨质增生引发的疼痛特点有所不同。以膝关节骨质增生为例,早期疼痛多不严重,一般在晨起或久坐后开始活动时较为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但活动过多或负重、劳累后,疼痛又会加重。其机制主要是增生的骨质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关节囊等,引起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对于颈椎骨质增生,若增生的骨质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结构,可引起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等部位,疼痛性质可为酸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等。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骨质增生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老年人由于机体退变,骨质增生相关的疼痛可能更为顽固,且恢复相对较慢。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有不良姿势习惯的人群,骨质增生引发疼痛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疼痛程度可能更明显。有颈椎病史或膝关节病史的人群,骨质增生导致疼痛的可能性增加,且疼痛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加重。
肿胀
骨质增生部位可能出现肿胀,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时,关节周围可能会有肿胀表现,这是因为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炎性渗出增加,或者关节内滑膜受到刺激产生炎症反应,引起滑膜积液,从而导致肿胀。肿胀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肿胀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组织的轻微增厚,重度肿胀则可能使关节明显膨隆。
年龄较大的人群,身体的代谢和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肿胀消退可能较慢。生活方式中长期过度使用关节的人群,肿胀发生的频率可能更高。有既往关节损伤病史的人群,骨质增生伴发肿胀的可能性增大,且肿胀可能更易反复发作。
活动受限
当骨质增生影响到关节的正常活动时,会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比如腰椎骨质增生,严重时可导致腰部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弯腰、转身等动作会受到明显限制。这是因为增生的骨质可能会阻挡关节的正常运动,或者周围的软组织因增生而发生粘连、挛缩,影响关节的活动。
不同年龄的人活动受限的表现程度不同,年轻人相对来说可能在早期活动受限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受限会逐渐加重;老年人由于本身关节活动度就有所下降,骨质增生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为显著。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的人群,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相对较弱,骨质增生引起的活动受限可能更明显。有腰椎疾病病史的人群,腰椎骨质增生后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更严重。
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骨质增生不会引起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在某些严重的、广泛的骨质增生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全身的不适,如乏力、低热等。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从年龄角度看,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若存在较严重的骨质增生,出现全身轻微不适的概率可能略高于年轻人。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的人群,在有骨质增生时,全身不适的感觉可能会更明显。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骨质增生伴发全身症状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评估,因为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机体对骨质增生相关反应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