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不传染,由食物、药物、感染、自身免疫、精神等多因素引发,有特定表现,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患荨麻疹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防搔抓感染、观察病情及排查食物过敏原,老年人防药物相互作用及选温和止痒方式,孕妇谨慎用药、找诱因用物理或安全方式缓解。
荨麻疹的诱发因素及表现
食物因素:某些人食用鱼、虾、蟹、蛋类、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后可能引发荨麻疹,这是因为机体对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产生了过敏反应。例如,有个体本身对牛奶中的酪蛋白过敏,饮用牛奶后就可能出现皮肤风团、瘙痒等荨麻疹症状。
药物因素:常见的如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等药物可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多黏菌素等药物则可能通过非免疫机制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而引起荨麻疹。比如有人因感冒服用了某种抗生素后,很快出现全身皮肤的红斑、风团伴瘙痒,经诊断为药物性荨麻疹。
感染因素: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都可能诱发荨麻疹。以病毒感染为例,在儿童中,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较为常见,有些儿童在病毒感染后不久就出现了荨麻疹样皮疹。
自身免疫因素: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并发荨麻疹,比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同时出现皮肤荨麻疹的情况并不少见。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的组织细胞等,导致皮肤出现相应的病变表现。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可通过引起乙酰胆碱释放,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荨麻疹。例如,一些考生在考试前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可能会出现荨麻疹症状,考试结束后,随着精神压力缓解,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
临床表现: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风团,这些风团通常突然发生,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会反复发作。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可为红色、白色或皮色等,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特殊人群荨麻疹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荨麻疹时,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瘙痒感可能会让儿童不断搔抓,家长要注意修剪儿童指甲,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是否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儿童荨麻疹的诱发因素可能与食物过敏关系较为密切,要留意儿童近期食用的食物,排查可能的过敏原。
老年人:老年人患荨麻疹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比如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治疗荨麻疹时要考虑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另外,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有所减退,皮肤相对干燥,瘙痒时要避免过度使用刺激性强的止痒药物,可选择较为温和的止痒方式,如涂抹性质温和的润肤剂等缓解瘙痒。
孕妇:孕妇患荨麻疹需要谨慎处理,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出现荨麻疹时,首先要尽量寻找并避免可疑的诱发因素。瘙痒时可采用冷敷等物理方法缓解,若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就医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措施来控制荨麻疹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