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关注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家族及既往病史;体格检查测身高体重腰围、查第二性征;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抗缪勒管激素、血糖胰岛素;超声检查看盆腔卵巢情况,综合各项来判断是否患病,且要考虑各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一、病史采集
年龄与性别: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见于育龄女性,青春期女性也可能发病,需关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差异。例如青春期女性可能以月经不调等为早期表现,育龄女性还可能伴有生育相关问题。
生活方式: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如是否存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运动量过少可能与疾病发生相关;睡眠情况,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影响内分泌。
病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患者,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有遗传易感性;了解患者既往的月经史,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长短、经量多少等;是否有高雄激素相关表现,如多毛(面部、下颌、乳晕周围等部位毛发增多增粗)、痤疮等;有无代谢方面的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合并代谢异常。
二、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与腰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腰围增大提示中心性肥胖,与代谢紊乱相关。
第二性征检查:观察乳房发育情况,检查多毛情况,如上述的面部、下颌、乳晕周围等部位毛发分布及浓密程度,评估是否存在高雄激素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性激素六项
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正常情况下FSH/LH比值≥1-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LH升高,FSH正常或偏低,LH/FSH比值≥2-3。
睾酮:血清睾酮水平可能升高,提示存在高雄激素血症,但需排除其他引起睾酮升高的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等。
雌二醇:一般处于卵泡早期水平,无排卵型月经者雌二醇水平相当于卵泡期水平。
孕酮:无排卵者孕酮水平偏低。
泌乳素(PRL):一般正常,若升高需排除垂体病变等其他原因。
抗缪勒管激素(AMH):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AMH水平常升高,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且不受月经周期影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血糖与胰岛素
空腹血糖:部分患者可出现空腹血糖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了解糖代谢情况,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存在糖耐量异常。
胰岛素水平:空腹胰岛素及餐后胰岛素水平常升高,提示胰岛素抵抗。
四、超声检查
盆腔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更清晰。可见卵巢体积增大,卵巢内可见多个直径2-9mm的小卵泡,数量常≥12个,呈项链征排列,卵巢髓质回声增强。但需注意,超声表现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因为正常年轻女性也可能有少量小卵泡。不同年龄女性超声表现可能有差异,青春期女性卵巢可能相对较小,但也可出现类似多囊样改变。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等综合手段来判断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例如青春期女性月经不调可能是正常的生理过渡,但也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早期表现,需要结合多项检查综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