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促肠道蠕动排胀气)、飞机抱(托住宝宝呈飞机状,利用重力缓解腹部压力排胀气)来缓解新生儿肠胀气;母乳喂养时妈妈要避免吃易产气食物并注意正确喂养姿势;奶瓶喂养要选合适流速奶嘴且喂奶时保持奶瓶倾斜使奶嘴充满奶液;若肠胀气持续不缓解伴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早产儿等特殊人群处理时要更谨慎。
一、腹部按摩
1.操作方法:家长洗净双手后,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呈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腹部,每次按摩时间约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2.作用原理: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宝宝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缓解肠胀气。这是基于肠道蠕动受机械刺激影响的生理机制,按摩能有效改善肠道的运动功能。对于新生儿来说,其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适当的腹部按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法。
二、飞机抱
1.操作方法:家长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胸部和下巴,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将宝宝的身体呈飞机状抱起,让宝宝的腹部趴在家长的手臂上。
2.作用原理:飞机抱的姿势可以利用重力缓解宝宝腹部的压力,使肠道内的气体更容易排出,从而减轻肠胀气。这种姿势对于新生儿的腹部有一定的压迫和舒缓作用,能够让宝宝感到舒适。因为新生儿在子宫内的姿势与飞机抱有一定相似性,所以飞机抱对部分新生儿缓解肠胀气有较好效果。
三、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1.妈妈饮食:妈妈的饮食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妈妈应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土豆等。因为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导致宝宝肠胀气。例如,豆类中含有的低聚糖等成分不易被人体完全消化吸收,进入宝宝肠道后容易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胀气。
2.喂养姿势:妈妈要注意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确保宝宝能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住,防止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宝宝吸入过多空气是导致肠胀气的常见原因之一,正确的喂养姿势可以减少空气的吸入量。比如,宝宝含接姿势不正确时,会在吸吮过程中吞入大量空气,这些空气在肠道内积聚就会引起肠胀气。
四、奶瓶喂养注意事项
1.奶嘴选择:选择合适流速的奶嘴,避免宝宝在吃奶过程中吸入过多空气。如果奶嘴流速过快,宝宝会因为吞咽不及而吸入大量空气;流速过慢则会使宝宝吃奶时过于用力,也容易吸入空气。合适流速的奶嘴能让宝宝吃奶过程更顺畅,减少空气摄入。
2.奶瓶倾斜角度:喂奶时奶瓶应保持倾斜,让奶嘴完全被奶液充满,防止宝宝吸入空气。这样可以使宝宝在吃奶时尽量减少空气的进入,从而降低肠胀气的发生风险。
五、特殊情况处理
1.持续不缓解:如果新生儿肠胀气持续不缓解,且伴有哭闹不止、拒食、呕吐、腹胀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提示存在其他病理情况,如肠道梗阻等,需要医生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避免延误病情。例如,肠道梗阻会导致肠道内容物排出受阻,气体也无法正常排出,从而使肠胀气加重,此时必须由医生进行干预处理。
2.早产儿等特殊人群:对于早产儿或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在处理肠胀气时要更加谨慎。早产儿的肠道功能更不成熟,对各种刺激的耐受能力较差,在进行腹部按摩、飞机抱等操作时力度要轻柔。同时,要密切观察其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新生儿对肠胀气的耐受和处理能力,需要特别关注其身体状况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