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发病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和炎症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诊断靠超声和宫腔镜检查,治疗分无症状随访和有症状的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或子宫切除,不同人群有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育龄期影响受孕等,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需警惕恶变,有妇科炎症或宫腔手术史者要注意相关事项。
一、定义与基本情况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蒂长短不一。可发生于青春期后至绝经后的任何年龄。
二、发病原因
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雌激素刺激可使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成息肉,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等药物都可能导致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从而增加发病风险。对于年轻女性,长期无排卵性月经等情况也会使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引发息肉。
炎症因素: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宫腔手术操作(如刮宫术等)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症,炎症刺激下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形成息肉。比如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几率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异常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间期出血。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可能影响受孕及妊娠结局;对于围绝经期女性,可能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需警惕恶性病变可能。
不孕: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会妨碍受精卵着床,从而导致不孕。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不孕发生率相对较高。
其他:少数患者可能有白带增多,或伴有异味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宫腔内异常回声团,但对于较小的息肉可能存在漏诊情况。超声下表现为宫腔内高回声团,边界清晰。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等,还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
五、治疗方式
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对于体积较小、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有一定自行消退的可能,可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如每6-12个月进行超声检查等。
有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有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通过宫腔镜将息肉切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切除息肉后有助于改善生育结局;对于无生育要求但有症状的女性,也能有效缓解出血等症状。
子宫切除术: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合并其他妇科疾病且息肉恶变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术,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六、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影响受孕,即使怀孕后也可能因为息肉的存在导致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所以育龄期女性如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且有生育计划,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在备孕过程中如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需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相应处理。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出现子宫内膜息肉需警惕恶变可能,所以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活检明确性质。如果息肉为恶性,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综合治疗。同时,这类女性在随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阴道出血等情况。
有妇科炎症或宫腔手术史的女性:这类女性本身就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手术操作,如果必须进行宫腔手术,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以降低术后感染等风险,从而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