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急症,分鞘膜内型(多见于青少年)和鞘膜外型(多见于新生儿),解剖因素及剧烈运动、睡眠体位变化等为诱因,有突发阴囊剧痛、放射痛、睾丸位置异常等表现,靠体格检查、多普勒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诊断,需急诊手术,预后与扭转时间相关,可通过避免剧烈运动、关注婴幼儿睾丸、对侧睾丸固定等预防。
一、定义
睾丸扭转是一种泌尿外科急症,是由于睾丸及精索发生扭转,导致睾丸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起睾丸缺血、坏死的疾病。通常分为鞘膜内型和鞘膜外型,鞘膜内型多见于青少年,鞘膜外型多见于新生儿。
二、病因
1.解剖因素
青少年时期睾丸活动度较大,精索较长,若存在精索、睾丸引带发育异常等情况,就容易发生扭转。例如,有些青少年的睾丸系膜过长,睾丸在阴囊内的活动空间大,就增加了扭转的风险。
新生儿时期,睾丸鞘膜与阴囊壁附着不牢固,也可能导致睾丸扭转的发生。
2.诱因
剧烈运动是常见诱因之一,比如在运动过程中突然的体位改变、剧烈的奔跑、跳跃等,可能会引起睾丸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精索扭转。
睡眠中体位的突然变化也可能诱发睾丸扭转,部分人在睡眠中无意识地翻身、扭动身体,使得睾丸随之扭转。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突发的一侧阴囊部剧烈疼痛是最主要的表现,疼痛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放射。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有的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青少年在运动后突然出现阴囊剧痛,疼痛迅速向腹股沟及下腹部蔓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
睾丸位置异常,可能会抬高或呈横位。正常情况下睾丸是悬挂在阴囊内的,发生扭转后,睾丸位置可能发生改变,触摸时可发现睾丸位置与正常时不同。
2.体征
阴囊皮肤可能出现红肿,这是因为睾丸扭转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反应引起阴囊皮肤的改变。
提睾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是一种生理反射,睾丸扭转时提睾反射会减弱或消失。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检查阴囊,触摸睾丸的位置、质地等。例如,将扭转的睾丸与对侧睾丸对比,扭转侧睾丸位置可能更高,质地较硬。
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通过超声可以观察睾丸的血流情况。如果睾丸扭转,血流会明显减少或消失,这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性核素扫描也可用于诊断,通过观察睾丸的放射性摄取情况来判断血流状态,扭转的睾丸放射性摄取减少。
五、治疗原则
1.急诊手术
一旦怀疑睾丸扭转,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睾丸的血液循环,挽救睾丸。手术方式包括睾丸复位固定术,如果睾丸已经坏死,则需要进行睾丸切除术。对于青少年患者,尽量保留睾丸功能,若睾丸扭转时间较短,及时手术复位后有可能保留睾丸的生机;但如果扭转时间较长,睾丸已经坏死,就只能切除坏死睾丸。
对于鞘膜外型睾丸扭转,手术方式也类似,需要尽快解除扭转,恢复血运。
六、预后及预防
1.预后
睾丸扭转的预后与扭转的时间密切相关。如果能在扭转发生后6小时内及时手术复位,睾丸的保存率较高;如果扭转时间超过12小时,睾丸坏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即使手术也可能无法保留睾丸功能。所以,对于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关键。
2.预防
青少年应避免剧烈运动时突然的体位改变,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家长要关注新生儿及婴幼儿的睾丸情况,若发现阴囊异常,如红肿、睾丸位置异常等,应及时就医。
对于有过睾丸扭转病史的患者,建议进行对侧睾丸固定术,以防止另一侧睾丸发生扭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