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裂口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细菌感染局部红肿明显、分泌物脓性,真菌感染红肿稍轻、有瘙痒感且分泌物多为白色豆腐渣样,实验室检查中细菌感染可通过涂片镜检见大量革兰氏菌、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及药敏,真菌感染涂片镜检可见菌丝孢子、真菌培养可确定真菌种类。
一、临床表现特点
(一)细菌感染相关表现
1.局部红肿程度:细菌感染引起的包皮裂口,局部红肿往往较为明显,且红肿范围可能相对较局限于裂口周围,但进展较快。例如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导致包皮局部红肿热痛,红肿边界有时相对清晰,以裂口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从年龄角度看,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儿童若不注意个人卫生,也可能因细菌感染出现此类情况,比如幼儿包皮较长,若清洁不当,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2.分泌物特征:细菌感染产生的分泌物一般呈脓性,颜色多为黄色或黄绿色,质地较为浓稠。可伴有异味,这是因为细菌在局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特殊气味的代谢产物。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有不注意生殖器局部清洁、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等情况,会增加细菌感染风险,比如长时间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会使局部湿度增大,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二)真菌感染相关表现
1.局部红肿情况:真菌感染引起的包皮裂口,红肿程度相对细菌感染可能稍轻一些,但会有局部的瘙痒感较为明显。其红肿边界有时不太清晰,呈弥漫性分布。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对于女性有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男性与之发生性行为后,也容易感染真菌出现包皮裂口情况,这与生活方式中不注意性伴侣双方卫生有关。
2.分泌物特征:真菌感染产生的分泌物多为白色豆腐渣样,这是因为真菌繁殖过程中会形成菌丝和孢子等,混合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形成此类特征性分泌物。瘙痒感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都可能较为突出,比如老年人群由于局部皮肤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出现包皮裂口,同时伴有明显瘙痒。
二、实验室检查鉴别
(一)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取包皮裂口处的分泌物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若发现大量革兰阳性或阴性球菌或杆菌,可初步提示细菌感染。例如,若镜下见到成堆的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结合临床表现,高度怀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从病史角度,如果患者近期有外伤史导致包皮裂口,后续出现上述表现,涂片镜检发现细菌则支持细菌感染诊断。
2.细菌培养:将分泌物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具体的致病菌种类,并且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细菌培养操作基本相似,但儿童由于配合度等问题,需要医护人员更加耐心操作以获取准确标本。
(二)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同样取分泌物涂片,经过氢氧化钾处理后镜检,可发现菌丝和孢子。这是因为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在氢氧化钾的作用下,能够清晰地被观察到。比如在包皮念珠菌感染中,很容易镜检到假菌丝和孢子。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合并真菌感染,此时进行涂片镜检发现菌丝孢子对诊断真菌感染性包皮裂口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关注这一点,老年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局部卫生预防感染。
2.真菌培养:将分泌物接种到真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能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类,如白色念珠菌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人群,由于破坏了局部正常菌群平衡,容易继发真菌感染,此时进行真菌培养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指导抗真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