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措施,常见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筛查频率,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定期筛查可早期发现病变、阻断发展、保障生殖健康,是预防控制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一、宫颈癌筛查的定义
宫颈癌筛查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措施,目的是在病变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就将其检出,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原理:采集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适用人群:所有有性生活的女性,一般建议21岁以上开始进行筛查。对于有性生活史3年以上的女性是主要筛查对象。
意义:能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如不典型鳞状细胞、癌细胞等。例如,大量研究表明,TCT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通过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进行处理,能显著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2.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原理:检测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适用人群:30岁以上的女性可以联合TCT进行筛查;对于TCT结果异常或者单独HPV高危型阳性的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
意义:HPV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是否存在致癌风险的病毒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通过HPV检测可以在病毒感染阶段就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例如,高危型HPV16、18型等持续感染的女性,发展为宫颈癌的风险较高,通过HPV检测可以早期识别这类人群。
三、宫颈癌筛查的频率
1.21-29岁女性:单独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每3年筛查一次。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宫颈癌发生率相对较低,单独TCT筛查能有效发现病变。
2.30-65岁女性:可以选择每5年联合进行HPV检测和TCT筛查;或者每3年单独进行TCT筛查。如果单独TCT筛查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HPV检测等相关检查。
3.65岁以上女性:如果既往多次筛查结果均为阴性,且近10年内没有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史,可以考虑停止筛查,但需要在医生评估后决定。
四、不同人群的筛查注意事项
1.有性生活史女性:在进行宫颈癌筛查前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阴道上药等操作,以免影响检查结果。例如,阴道冲洗可能会冲走宫颈表面的细胞,导致TCT检查时细胞数量不足或者细胞被破坏,影响对结果的判断。
2.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进行常规的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除非有特殊的临床指征。因为妊娠期进行宫颈操作可能会引起流产等风险。如果妊娠期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需要在充分告知风险后,谨慎进行相关检查。
3.绝经后女性:虽然绝经后女性宫颈癌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需要按照筛查指南进行筛查。由于绝经后女性宫颈细胞可能会有一些生理性变化,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采集到足够的细胞样本。
五、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通过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对于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采取冷冻、激光、宫颈锥切等治疗手段,阻断其向宫颈癌发展;对于早期宫颈癌也可以通过手术等治疗手段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例如,早期宫颈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宫颈癌预后则较差。所以,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