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皮肤瘙痒的原因多样,包括皮肤疾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系统性疾病如肝胆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还有气候因素、药物因素、寄生虫感染等。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发,接触性皮炎因接触外界致敏物质,神经性皮炎与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银屑病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肝胆疾病致胆汁排泄障碍使胆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糖尿病因血糖升高等,肾脏疾病因毒素蓄积等;秋冬气候干燥会致皮肤干燥瘙痒,某些药物可致瘙痒不良反应,疥螨感染致疥疮引发瘙痒。
接触性皮炎: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的致敏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化纤衣物等。当接触这些物质后,局部可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瘙痒程度因个体和接触物质不同而异,四肢接触外界物质机会多,所以较易发生接触性皮炎。不同年龄人群只要接触到致敏物质都可能发病,儿童可能因好奇接触某些玩具或衣物材质而发病。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劳累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局部刺激(如衣领摩擦、搔抓等)有关。好发于颈部、四肢伸侧等部位,典型表现为皮肤苔藓样变,伴有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尤甚。成年人是高发人群,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群更易罹患。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四肢是常见发病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瘙痒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瘙痒明显。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有遗传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系统性疾病相关原因
肝胆疾病:如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由于胆汁排泄障碍,血液中胆盐浓度升高,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可引起四肢皮肤瘙痒。这类患者除了皮肤瘙痒外,还可能伴有黄疸、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不同年龄因肝胆疾病患病情况不同,中老年人肝胆疾病相对多见。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可引起皮肤瘙痒;另外,神经病变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糖尿病患者四肢皮肤瘙痒可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瘙痒,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瘙痒症状,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可发生皮肤瘙痒,且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的概率相对更高。
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体内毒素不能正常排出,蓄积在体内的尿素等废物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同时,患者体内钙、磷代谢紊乱等也可能参与皮肤瘙痒的发生。肾脏疾病患者四肢皮肤瘙痒可伴随肾功能不全的其他表现,如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各年龄阶段因肾脏疾病导致皮肤瘙痒的情况都可能出现,尤其是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群。
其他因素
气候因素: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可导致皮肤干燥,引起四肢皮肤瘙痒。不同年龄人群在干燥气候下都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儿童皮肤娇嫩,更易受气候干燥影响,老年人皮肤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本身就相对干燥,在秋冬季节瘙痒可能更明显。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如抗生素(如青霉素等)、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等。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药物过敏史或特殊体质的人群更易在用药后出现皮肤瘙痒,用药过程中如出现四肢皮肤瘙痒需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
寄生虫感染:如疥螨感染引起的疥疮,可导致四肢等部位出现丘疹、水疱及隧道,伴有剧烈瘙痒,夜间尤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集体生活环境中易相互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