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细菌、病毒感染起病急,有阴囊疼痛、红肿、高热等表现,实验室及影像检查有相应异常,需一般治疗和抗感染;慢性可由急性迁延或无急性阶段,症状相对轻,实验室及影像检查有精液等异常,需针对病因和对症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发病情况
急性睾丸炎:多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起病较急,常因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等蔓延所致,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青壮年相对多见,多有明确的感染诱因,如近期有尿道器械操作史等。
慢性睾丸炎:可由急性睾丸炎迁延不愈转变而来,也可无明确急性阶段,多由病原体持续感染、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发病相对隐匿,病程较长,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相对更常见于有既往睾丸炎病史或生殖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
二、临床表现
急性睾丸炎:主要表现为阴囊部位突然出现疼痛,疼痛可迅速加重,可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阴囊皮肤红肿,睾丸迅速肿大,触痛明显,患者常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睾丸炎,炎症反应剧烈,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都较为突出。
慢性睾丸炎:睾丸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可为隐痛、坠胀感,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时轻时重,阴囊皮肤一般无明显红肿,睾丸可呈不同程度的肿大或萎缩,质地变硬,触痛可不明显或较轻,部分患者可伴有阴囊坠胀不适、精液质量改变等情况,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或较轻,血常规等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异常。
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急性睾丸炎: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存在感染性炎症。
病原学检查:可通过尿道分泌物、血液等培养查找致病菌,如为细菌感染,可明确具体的致病菌种类,有助于针对性选用抗生素治疗。
超声检查:可见睾丸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
慢性睾丸炎:
精液分析:可能发现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增高等精液质量异常情况。
超声检查:可见睾丸体积改变,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能有睾丸实质的纤维化等表现,血流信号相对急性阶段可能无明显增多或有轻度增多。
四、治疗原则
急性睾丸炎: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抬高阴囊,局部冷敷或热敷(早期冷敷,后期热敷,具体需根据病情判断)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为细菌感染,常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如为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
慢性睾丸炎:
针对病因治疗:如存在自身免疫因素,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等;对于由其他基础疾病引起的慢性睾丸炎,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症治疗:对于疼痛明显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对于有精液质量异常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急性睾丸炎时,由于其生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医,抗感染治疗时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且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护理,避免病情迁延发展为慢性睾丸炎。
育龄男性: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睾丸炎,都可能影响精液质量,从而影响生育功能,因此育龄男性患睾丸炎后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精液质量,必要时采取辅助生殖等措施保障生育问题。
老年男性:老年男性患慢性睾丸炎相对较多,要注意与其他阴囊疾病相鉴别,如睾丸肿瘤等,因为老年男性睾丸肿瘤的发生率也有一定比例,治疗上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