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的诊断包括依据临床表现(发病前有链球菌感染前驱症状及典型表现)、实验室检查(链球菌感染证据、急性期反应物、自身抗体)、心电图等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营养支持)、清除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等)、抗风湿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治关节炎、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心脏炎等、舞蹈病对症用镇静剂);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为儿童患者抗风湿药使用需谨慎,成人患者用非甾体抗炎药要关注心血管影响、用糖皮质激素要关注代谢变化,有心脏基础疾病患者抗风湿治疗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一、风湿热的诊断
1.临床表现
发病前1-3周常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前驱症状,如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典型表现包括心肌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儿童多关节炎较常见,成人则以心肌炎较多见。
2.实验室检查
链球菌感染证据:血清学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等抗体升高,提示近期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咽拭子培养可发现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急性期反应物: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CRP)升高,反映体内炎症反应活跃。
自身抗体:抗心肌抗体等自身抗体在部分患者中可呈阳性。
3.心电图等检查:心肌炎患者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如P-R间期延长、ST-T改变等。
二、风湿热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直至血沉、体温等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有心脏炎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再逐渐增加活动。
注意营养支持,给予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饮食。
2.清除链球菌感染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可彻底清除链球菌感染,一般疗程为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其他敏感抗生素。
3.抗风湿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关节炎的治疗,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但儿童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的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且要监测凝血功能等。
糖皮质激素:用于有心脏炎且伴有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的患者。如出现心肌炎并伴有心力衰竭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注意其可能的感染加重、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4.舞蹈病的治疗
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如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可用于控制舞蹈病的不自主运动,但需注意药物的镇静等不良反应,且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儿童使用时需特别关注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风湿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风湿药物的使用需特别谨慎。如阿司匹林可能引起儿童胃肠道黏膜损伤,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密切观察儿童的胃肠道反应,必要时可配合胃黏膜保护剂使用。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同时要警惕感染等不良反应,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感染风险增加。
2.成人患者
成人风湿热患者在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注意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其是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需权衡利弊。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关注其对代谢的影响,如血糖、血压的变化,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成人患者,要加强血糖、血压的监测和控制。
3.有心脏基础疾病患者
本身有心脏基础疾病的风湿热患者,在抗风湿治疗过程中,无论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还是糖皮质激素,都要更加密切监测心脏功能。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肌情况和心脏结构功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心脏功能恶化等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