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核有多种症状,包括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全身症状(低热、消瘦)及其他症状(排尿困难、男性生殖系统受累表现等),不同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临床需综合考量相关因素结合检查准确判断。
尿频:这是膀胱结核最常见且最早出现的症状。早期因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尿液刺激膀胱黏膜引起,随着病情进展,膀胱容量逐渐缩小,尿频症状会进行性加重,甚至每小时排尿数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儿童患者可能因尿频而出现夜间遗尿等情况,由于儿童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排尿频率的变化。
尿急:患者会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常伴有尿频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尤其在公共场合会让患者感到尴尬和不安。
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灼痛或刺痛感,疼痛程度不一,轻者仅感尿道不适,重者疼痛剧烈,可放射至会阴部等部位,在排尿初始及终末较为明显,这是由于结核性膀胱炎导致膀胱黏膜溃疡、糜烂,排尿时尿液刺激病变部位引起。
血尿
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多为终末血尿,即排尿终末时尿液中带血,这是因为膀胱三角区结核病变在排尿终末时膀胱收缩,使得局部病变处的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也有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提示病变范围较广或累及肾脏等部位。血尿的颜色可呈鲜红色、暗红色等,出血量多少不一,少量血尿可能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
镜下血尿:多数患者存在镜下血尿,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红细胞增多,这是由于膀胱结核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红细胞渗出到尿液中。对于有膀胱刺激症状但尿常规检查发现镜下血尿的患者,需高度警惕膀胱结核的可能。
全身症状
低热:患者可出现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毒性反应。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发热表现,但存在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醒来后衣物湿透,同时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下降。儿童患者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由于儿童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全身反应可能更突出,除了低热、盗汗、乏力外,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情况,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消瘦: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消耗机体能量,同时患者因膀胱刺激症状导致食欲下降,摄入营养不足,长期处于消耗状态,体重逐渐减轻。对于儿童患者,消瘦可能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问题。
其他症状
排尿困难:晚期膀胱结核患者,由于膀胱挛缩,膀胱容量显著缩小,每次排尿量极少,可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等,严重时可导致尿潴留。尿潴留不仅会引起患者下腹部胀痛不适,还可能继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
男性生殖系统受累表现:男性膀胱结核多继发于肾结核,同时可能伴有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如附睾结核等。患者可出现附睾肿大、变硬,有结节形成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因附睾结核导致阴囊部疼痛、坠胀等不适。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膀胱结核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全身症状相对不典型,而年轻患者可能全身症状相对明显;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机体免疫力变化等因素影响症状的表现;有其他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结核患者的人群,发生膀胱结核的风险较高,且症状出现可能相对更早或更典型。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各种因素,结合相关检查进行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