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因素包括创伤性因素和非创伤性因素,创伤性因素有股骨颈骨折(骨折移位明显、治疗不当等易致股骨头坏死,各年龄段可发生,中青年多)和髋关节脱位(儿童与成人脱位均可能引发,儿童因结构脆弱机制不同);非创伤性因素包括酒精因素(长期大量饮酒致脂肪代谢紊乱等,中青年男性多)、糖皮质激素因素(长期用糖皮质激素影响脂肪代谢等,自身免疫病等患者易患,中青年常见)、其他疾病因素(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致血液高凝,各年龄可能,儿童机制复杂;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致血管病变等,各年龄有,中老年多,中青年控制不佳也易出现)。
一、创伤性因素
(一)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容易受损,比如旋股内侧动脉损伤,这会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据相关研究,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在骨折移位明显、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的情况下,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是中青年人群,因为他们活动相对较多,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更为关键。
(二)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也会导致股骨头的血运受到影响,进而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髋关节脱位时,关节周围的血管可能被牵拉或撕裂,使得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中断。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发生髋关节脱位,都有可能引发股骨头坏死,儿童由于骨骼和血管结构相对更脆弱,在髋关节脱位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机制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会对股骨头血供造成严重影响。
二、非创伤性因素
(一)酒精因素
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非创伤性因素之一。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使得血液中脂肪含量升高,容易形成脂肪栓塞,堵塞股骨头的血管。同时,酒精还会影响骨细胞的代谢,导致骨细胞的凋亡增加。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尤其是每天酒精摄入量超过一定量(如男性每天摄入酒精量超过40g,女性超过20g,持续5年以上),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明显高于不饮酒人群。这种情况在中青年男性中较为常见,可能与男性社交活动中饮酒较多有关。
(二)糖皮质激素因素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也是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糖皮质激素可以影响脂肪代谢,促使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并聚集,形成脂肪栓塞;还会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导致骨代谢失衡。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肾病综合征等疾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高。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都可能受到影响,但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好发于中青年,所以中青年患者中因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也较为常见。
(三)其他疾病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红蛋白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血液的成分和流变学特性,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股骨头的血管。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血液的高凝状态,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不同年龄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都可能发生股骨头坏死,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管和骨骼的特点使得他们在血液系统疾病影响下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机制更为复杂。
2.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管病变,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各个年龄段都有,其中中老年患者相对较多,但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较早出现股骨头坏死相关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