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可引发疼痛、活动受限、麻木无力及肿胀、僵硬等症状,不同部位骨质增生表现各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分别有局部疼痛、牵涉痛、关节及脊柱活动受限、麻木无力、肿胀、僵硬等表现。
牵涉痛:某些部位的骨质增生还可能引起牵涉痛。例如颈椎骨质增生可能会引起肩部、上肢的牵涉痛,这是由于颈椎的神经受到刺激后,疼痛信号会牵涉到相应的神经支配的肩部和上肢区域。而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牵涉痛可能会出现在臀部、大腿等部位。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以膝关节骨质增生为例,患者的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表现为屈伸不利,不能自如地弯曲和伸直膝关节。这是因为增生的骨质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运动轨迹,导致关节活动时受到阻碍。长期的膝关节骨质增生导致活动受限,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能力。对于儿童来说,较为罕见骨质增生,但如果是先天性的骨质发育异常导致的骨质增生,也可能会影响关节活动。而对于运动员等经常使用关节的人群,关节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运动表现。颈椎骨质增生可能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患者不能灵活地转动颈部,影响头部的正常转动,进而影响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环境等活动。腰椎骨质增生会使腰部活动受限,患者难以自如地弯腰、转身等,影响其从事一些需要腰部灵活运动的工作或家务劳动。
脊柱活动受限:颈椎骨质增生会影响颈椎的前屈、后伸、侧屈等活动;腰椎骨质增生会限制腰椎的前屈、后伸、侧弯等活动。脊柱活动受限会对患者的整体身体姿势和运动功能产生较大影响,长期的脊柱活动受限还可能会导致脊柱侧弯等继发问题。
麻木、无力
神经受压导致麻木:当骨质增生压迫周围神经时,会引起相应部位的麻木症状。例如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时,上肢会出现麻木感,麻木可以从肩部一直延伸到手指。这是因为神经受到压迫后,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感觉异常。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增生的情况,神经本身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的病变基础,骨质增生压迫神经可能会加重麻木症状。腰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时,下肢会出现麻木,如大腿外侧、小腿等部位可能会有麻木感。而对于孕妇,由于身体的特殊生理变化,骨质增生压迫神经导致麻木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如果存在骨质增生,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症状。
神经受压导致无力: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还可能引起相应部位的无力。比如颈椎骨质增生压迫脊髓时,可能会导致上肢无力,患者拿东西时会感觉没有力气,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腰椎骨质增生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下肢会出现无力,行走时可能会有跛行,感觉下肢没有力量支撑身体。这种无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和日常活动能力,对于老年人来说,无力可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其他症状
肿胀:部分骨质增生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尤其是在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时,膝关节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这是因为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炎症反应,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从而引起肿胀。肿胀会进一步加重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肥胖人群,由于关节承受的负荷较大,更容易出现骨质增生相关的肿胀症状。
僵硬:晨起时常见关节僵硬,比如颈椎骨质增生患者晨起后可能会感觉颈部僵硬,活动不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僵硬症状会有所缓解,但活动过多又会加重不适。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晨起时膝关节可能会有僵硬感,活动片刻后才会逐渐灵活。这种僵硬症状与关节周围的炎症、肌肉紧张等因素有关,夜间休息时关节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炎症物质积聚,导致晨起时僵硬,活动后血液循环改善,炎症物质被逐渐代谢,僵硬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