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宫颈炎发病时间短(病程<3个月),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异常、不规则出血、局部症状,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等,实验室检查易检测到病原体;慢性宫颈炎病程长(>3个月),症状有分泌物变化、接触性出血等,妇科检查见宫颈糜烂样改变等,实验室检查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低,不同人群发病及表现有差异,需注意生活方式并及时就医诊治。
一、发病时间与病程差异
急性宫颈炎:通常是短期内发生的宫颈炎症,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内。多因短期内受到病原体侵袭所致,比如性生活活跃的育龄女性,在短时间内感染了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就可能迅速引发急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病程相对较长,一般超过3个月。往往是由急性宫颈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也可能是病原体持续感染逐渐演变而成,一些女性可能在急性宫颈炎阶段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治疗,从而转为慢性宫颈炎。
二、症状表现不同
急性宫颈炎:
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颜色可能发黄,有时会伴有异味。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宫颈腺体分泌增加,且分泌物性质发生了改变。例如,感染淋病奈瑟菌时,分泌物多呈脓性。
阴道不规则出血:可表现为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等。由于宫颈炎症导致宫颈组织变得脆弱,在性交或受到其他刺激时容易出血。
局部症状:可能出现外阴瘙痒、灼热感,以及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等。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引起不适。
慢性宫颈炎:
阴道分泌物变化:阴道分泌物可呈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有的女性分泌物量相对较少,但持续存在。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接触性出血,但一般程度较急性宫颈炎轻;也可能有月经不调的表现,如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还可能伴有盆腔部下坠痛等。
三、妇科检查所见区别
急性宫颈炎: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充血、水肿,宫颈黏膜外翻,宫颈管内有脓性分泌物堵塞。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出血。
慢性宫颈炎:妇科检查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样改变、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纳氏囊肿等。宫颈糜烂样改变可表现为宫颈表面呈红色病损,颗粒状;宫颈肥大是宫颈组织由于炎症刺激发生增生,导致宫颈体积增大;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突出于宫颈外口;宫颈纳氏囊肿是宫颈腺管口被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的囊肿,表现为宫颈表面的青白色小囊泡。
四、实验室检查差异
急性宫颈炎:
病原体检测:通过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如淋病奈瑟菌涂片检查、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等,可发现相应的致病病原体。例如,淋病奈瑟菌涂片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核酸扩增试验可明确是否存在沙眼衣原体的核酸。
慢性宫颈炎:
病原体检测:部分慢性宫颈炎患者也可能检测到病原体,但阳性率相对较低。一般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若要检测病原体,方法与急性宫颈炎类似,但结果可能不如急性宫颈炎明显。同时,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检查多为正常范围,但有时可能会有炎症性改变。
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宫颈炎的发生和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尚在发育阶段,性生活相对不活跃时,发生急性宫颈炎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则可能更需要谨慎处理;而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局部抵抗力降低,也可能发生宫颈炎,但表现可能不典型。生活方式方面,性生活不卫生、多个性伴侣等会增加宫颈炎的发病风险,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宫颈炎都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等。对于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以便明确是急性还是慢性宫颈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