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检查是小儿癫痫诊断首要措施,有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等方法,不同年龄小儿脑电图检查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且能用于小儿癫痫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对明确诊断、确定发作类型、评估病灶部位及鉴别疾病等具关键作用。
一、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重要性
脑电图(EEG)检查是诊断小儿癫痫的首要措施,因为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而脑电图能够捕捉到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通过记录脑电活动,可以发现异常的脑电波,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癫痫样放电,对于明确癫痫的诊断、确定癫痫发作类型以及评估癫痫病灶的部位等具有关键作用。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阳性率较高,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来确诊小儿癫痫。
二、脑电图检查的方法及特点
1.常规脑电图检查
检查时让患儿安静平卧或安静状态下进行记录,记录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左右,有时会延长记录时间以捕捉到可能的发作间期异常放电或诱发发作。它可以记录到大脑自发的电活动情况,能够发现一些不频繁出现的癫痫样放电,但对于一些发作频率低或者放电部位较隐匿的情况可能存在遗漏。
对于小儿来说,常规脑电图检查相对无创、操作简便,但需要患儿配合保持安静,对于不合作的小儿可能需要适当安抚或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检查(睡眠脑电图有助于发现睡眠中特有的癫痫样放电)。
2.动态脑电图(Holter脑电图)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连续记录患儿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脑电活动,能够捕捉到患儿在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脑电变化,对于发现间歇性、阵发性的癫痫样放电有很大优势。因为小儿癫痫发作具有间歇性特点,动态脑电图可以记录到常规脑电图不易捕捉到的发作间期或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情况。例如,一些在常规脑电图检查中未被发现,但在日常活动中出现的癫痫样放电能够被动态脑电图检测到,从而提高癫痫的诊断率。
三、不同年龄小儿脑电图检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新生儿期
新生儿的脑电图具有自身特点,脑电活动发育尚未成熟,正常新生儿脑电图背景活动较慢,随着日龄增加逐渐成熟。在诊断小儿癫痫时,需要结合新生儿的日龄、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由于新生儿不能配合安静检查,可能需要在睡眠状态下进行脑电图检查,并且要注意新生儿头皮薄、电阻低等特点,电极放置等操作要更加精细,避免损伤新生儿头皮。
2.婴幼儿期
婴幼儿的脑电活动不稳定,癫痫样放电的表现也有其特点。此阶段进行脑电图检查时,同样需要尽量让患儿处于安静或睡眠状态以获得可靠的脑电信号。要注意婴幼儿的头皮较嫩,电极粘贴等操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同时,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儿的发作表现,如是否有肢体抽搐、意识改变等情况,与脑电图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来诊断癫痫。
3.学龄前期及学龄期
这个阶段的小儿相对能够配合脑电图检查,但仍需要家长协助安抚。脑电图检查结果的解读要考虑到小儿的认知发育等情况。如果小儿存在癫痫发作,脑电图中出现典型的癫痫样放电则有助于明确诊断。在检查前,要告知家长检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让家长帮助小儿放松心情,以保证脑电图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四、脑电图检查与小儿癫痫鉴别诊断的关系
脑电图检查不仅可以用于确诊小儿癫痫,还可以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例如,小儿的一些发作性疾病,如屏气发作、晕厥等,通过脑电图检查可以排除癫痫的可能。因为屏气发作、晕厥等疾病一般不会出现癫痫样放电,而脑电图发现癫痫样放电则高度提示为癫痫。所以,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癫痫的鉴别诊断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区分不同的发作性疾病,为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