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前病变有阴道异常出血(包括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和阴道分泌物异常(分泌物增多、性状异常伴腥臭味)等症状表现,相关检查有宫颈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TCT用于观察细胞形态,HPV检测查是否感染高危型HPV,阴道镜检查观察宫颈变化并定位活检,宫颈活检是确诊金标准以明确病变程度制定治疗方案。
一、症状表现
(一)阴道异常出血
1.接触性出血:常见于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这是宫颈癌前病变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出现此类情况,其发生机制与病变组织脆弱,受到刺激后易出血有关。不同年龄、性生活史不同的女性都可能出现,但性生活活跃期女性相对更易因性生活刺激而触发。
2.不规则阴道出血:非经期出现阴道流血,可能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流血。对于绝经后女性,这是需要高度警惕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信号,因为绝经后女性生殖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出现阴道流血往往是异常情况。
(二)阴道分泌物异常
1.分泌物增多:患者可感觉阴道分泌物比平时明显增多,分泌物的性状可呈白色或血性,质地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伴有腥臭味。不同年龄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基础状态不同,例如育龄女性本身阴道分泌物量会随月经周期有一定变化,但宫颈癌前病变导致的分泌物增多往往超出正常的周期变化范围且性状异常。
二、相关检查项目
(一)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1.原理: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是否有异常,如是否存在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等。该检查适用于所有有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基本项目之一。
2.临床意义:如果TCT检查发现异常细胞,如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等,提示可能存在宫颈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进行TCT检查的频率有所不同,一般建议有性生活后定期进行,如21-29岁女性可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女性可联合HPV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
(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1.原理:检测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2.临床意义:HPV感染在性生活活跃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但大多数为一过性感染,机体可自行清除。然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则需要引起重视。不同性别都可能感染HPV,但女性感染HPV后患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与HPV类型等因素相关。如果HPV检测呈高危型阳性,尤其是16型、18型等高危型别阳性,需要结合TCT等检查进一步评估宫颈情况。
(三)阴道镜检查
1.原理:利用阴道镜将宫颈放大,观察宫颈上皮和血管的变化,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并进行定位活检。
2.临床意义:当TCT或HPV检查结果异常时,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通过阴道镜检查可以更直观地发现宫颈是否存在病变区域,对于确定活检部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同年龄、阴道镜检查结果不同的患者,后续处理方案会有所差异,例如发现可疑病变程度较轻的年轻患者可能采取相对保守的监测措施,而病变程度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早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宫颈活检
1.原理:从宫颈病变部位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癌前病变及病变的程度。
2.临床意义: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前病变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确定病变是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还是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等不同程度的病变,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宫颈活检后的恢复情况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身体恢复相对较快,但都需要遵循活检后的注意事项,如短期内避免性生活、盆浴等,以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