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是膝关节内起缓冲震荡等作用的纤维软骨结构,其撕裂常见于运动者和重体力劳动者等,发病与运动、退行性变有关,表现为疼痛、肿胀、弹响卡顿等,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有保守和手术之分,且康复训练很重要,不同情况治疗及康复有差异。
发病原因
运动因素:在剧烈运动中,如篮球、足球运动时,膝关节突然扭转、屈伸,容易导致半月板撕裂。例如,篮球运动员在变向突破时,膝关节处于扭转状态,半月板受到的应力过大,就可能发生撕裂。不同年龄段人群运动方式不同,年轻人运动强度大、动作幅度大,更易因运动导致半月板撕裂;而中老年人可能因运动时姿势不当等原因引发。
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半月板会发生退变,弹性和韧性下降,在轻微的膝关节活动下也可能出现撕裂。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长期膝关节磨损病史的人群。
临床表现
疼痛:膝关节局部疼痛是常见症状,疼痛程度因撕裂程度而异。轻度撕裂可能仅有隐痛,重度撕裂时疼痛较为剧烈,在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往往加重。例如,患者上下楼梯时,膝关节屈伸会刺激撕裂的半月板,导致疼痛明显。
肿胀:半月板撕裂后,膝关节内会出现出血、渗出等情况,导致膝关节肿胀。肿胀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膝关节明显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
弹响或卡顿:患者在膝关节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半月板撕裂处的弹响,感觉膝关节有突然卡住的情况,影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比如屈伸膝关节时,会有异常的弹响和卡顿感。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一些特定的体格检查,如麦氏征检查。麦氏征检查时,患者仰卧,医生将患者患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然后将小腿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同时伸直膝关节,若出现疼痛或弹响,则提示半月板可能有撕裂。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体格检查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但基本检查方法是相似的。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X线主要用于排除膝关节其他骨性病变,如骨折等,但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有限,不过可以看到膝关节的大体结构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诊断半月板撕裂最准确的方法,可以清晰显示半月板撕裂的部位、程度等情况。通过MRI能够看到半月板内是否有高信号影,从而明确是否存在撕裂以及撕裂的具体情况。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轻度的半月板撕裂,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减少膝关节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局部冷敷,在受伤初期(通常是24-48小时内)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可使用膝关节支具固定,限制膝关节的异常活动,促进损伤的半月板修复。保守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或者撕裂程度较轻的患者。
手术治疗:对于撕裂较严重的半月板撕裂,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半月板缝合术和半月板切除术等。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损伤时间较短、撕裂部位血运较好的半月板撕裂,通过缝合可以尽量保留半月板的功能;而半月板切除术适用于半月板撕裂严重、无法缝合的情况。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年轻患者如果半月板撕裂适合缝合,尽量选择缝合术以保留半月板功能;而老年患者如果半月板撕裂严重,可能更多考虑半月板切除术。
康复训练
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训练都非常重要。在康复早期,主要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防止肌肉萎缩。随着恢复情况逐渐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康复训练进度可能不同,年轻人恢复能力相对较强,康复训练进度可能相对快一些;而老年人恢复较慢,需要更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