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部分情况可保守治疗,儿童锁骨骨折多数可保守,成人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也可。保守治疗有8字绷带、锁骨带固定等方法,需配合康复锻炼,还要预防血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并密切观察处理。
一、适用保守治疗的情况
1.儿童锁骨骨折
儿童的锁骨骨折多数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儿童的骨骼具有较强的塑形能力,即使骨折端有一定的移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能够逐渐矫正。例如,对于青枝骨折等轻度损伤,通过简单的8字绷带固定等保守方法,一般能够取得较好的愈合效果。因为儿童的骨膜较厚,成骨细胞活跃,骨折愈合速度相对较快,而且随着身体的生长,锁骨的形态和功能大多可以恢复正常。
对于有轻度移位的儿童锁骨骨折,在固定后需要定期复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和对位对线情况。一般来说,3-4周左右骨折端会有初步的骨痂形成,之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2.成人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锁骨骨折
成人中一些无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如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没有影响到肩部的正常功能和外观,可以选择保守治疗。通过使用锁骨带等外固定装置进行固定,限制肩部的过度活动,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的环境。研究表明,这种保守治疗方法在合适的病例中,骨折愈合率较高,而且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
对于轻度移位但通过手法复位后能够达到相对满意对位的锁骨骨折,也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后需要严格固定,并且要密切观察上肢的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防止因固定过紧导致血管神经受压等并发症。
二、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固定方法
8字绷带固定:适用于儿童及部分成人锁骨骨折。将绷带呈8字形缠绕肩部和胸部,通过调整绷带的松紧度来固定锁骨,限制肩部的活动。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绷带的松紧度,过紧可能会影响上肢的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固定的效果。
锁骨带固定:对于成人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锁骨骨折较为常用。锁骨带通过肩部的衬垫和胸部的固定装置,对锁骨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能够有效地限制肩部的异常活动。
2.康复锻炼
在固定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例如,进行手部的握拳、屈伸等活动,以及肘关节、腕关节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要避免肩部的大幅度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一般在骨折固定2-3周后,可以逐渐开始进行肩部的轻度活动,如前屈、后伸等,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逐渐增加活动的范围和强度。
儿童在保守治疗期间,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肩部活动情况和骨折部位的肿胀情况,定期带儿童到医院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以促进骨折愈合。
3.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血管神经损伤: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上肢的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如果出现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等症状,可能是血管神经受压,需要及时调整固定装置的松紧度,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探查。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组织较为娇嫩,更要注意观察这些情况,因为儿童的血管神经相对更容易受到压迫。
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虽然保守治疗多数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仍有少数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情况。如果骨折端出现异常活动、疼痛持续不缓解等情况,需要及时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成人来说,如果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肩部功能和外观,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儿童如果出现明显的畸形愈合,由于其仍在生长发育,部分可能在后续生长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但如果畸形严重影响功能,也可能需要适时进行手术干预。
总之,锁骨骨折部分情况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骨折类型、移位程度等综合判断,并且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规范处理,以最大程度保证骨折的良好愈合和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