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在病因、症状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不同。病因上腰椎间盘突出与退变及外力有关,腰肌劳损与慢性损伤及急性损伤未愈有关;症状表现腰椎间盘突出是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等,腰肌劳损是腰部隐痛反复发作等;体征上腰椎间盘突出有生理曲度改变等,腰肌劳损有肌肉紧张等;影像学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有椎间盘突出影像,腰肌劳损无典型椎间盘突出影像;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各有不同相关特点。
一、病因方面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退变,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等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下降,在外力因素如长期弯腰、扭转、久坐等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职业需要长期弯腰工作的人群,患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相对较高。青少年也可能因外伤等原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腰肌劳损:多是由于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长期不良的姿势,如长时间久坐、久站,或者经常弯腰工作,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反复收缩,导致肌肉疲劳、受损。另外,腰部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也容易转为慢性腰肌劳损。比如办公室职员长期保持坐姿,缺乏适当的腰部活动,容易引发腰肌劳损。
二、症状表现方面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症状是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排便等腹压增加的动作而加重。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感觉减退等神经受压表现。例如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时,患者下肢从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等部位放射痛。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影响行走、站立等活动,甚至出现二便失禁等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较少见)。
腰肌劳损:主要症状是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受凉、过度劳累后疼痛明显加重。腰部有广泛的压痛,疼痛部位多在腰部两侧的肌肉,一般不会出现下肢的放射痛,下肢感觉、肌力等通常无明显异常。比如患者弯腰工作一段时间后腰痛明显,休息后可缓解,但再次劳累又会复发。
三、体征方面
腰椎间盘突出:可出现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如变直或侧凸。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也可为阳性。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相应神经根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异常,例如踝关节反射减弱可能提示骶1神经根受压等。
腰肌劳损:腰部肌肉可有紧张、痉挛,压痛部位较为广泛,一般没有神经根受压的体征,直腿抬高试验通常为阴性,下肢的感觉和肌力等多无异常改变。
四、影像学检查方面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CT或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等,能明确看到椎间盘是否突出以及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压迫情况。例如MRI可以多方位成像,更准确地评估椎间盘与神经组织的关系。
腰肌劳损:腰椎CT或MRI检查一般无明显的椎间盘突出等异常表现,腰部的软组织可能显示有慢性损伤的征象,如肌肉水肿等,但不如腰椎间盘突出那样有典型的椎间盘突出影像改变。
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的发生都可能与退变有关。对于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要注意其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而老年人腰肌劳损多与长期的生活习惯、脊柱退变导致的力学改变有关,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腰部,可通过适当的康复锻炼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青少年: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多与外伤等因素相关,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中的腰部损伤。青少年腰肌劳损可能与不良的坐姿、学习姿势等有关,应引导其保持正确的坐姿和学习习惯,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以预防腰肌劳损。
女性: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腰部负担加重,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而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姿势问题,也较容易出现腰肌劳损,尤其是从事家务劳动较多或长期穿高跟鞋的女性,更要注意腰部的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