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前病变三级即CINⅢ,属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有进展为宫颈癌潜能,多数无症状,少数有阴道异常出血等表现,通过宫颈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等诊断,治疗依情况选宫颈锥切术或子宫切除术,预后视治疗及随访情况而定,育龄及老年女性均需重视宫颈癌筛查及相关处理。
一、定义
宫颈癌前病变三级即CINⅢ,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严重阶段,属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它是指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病变细胞几乎累及或全部累及上皮层,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病变细胞占据上皮层下2/3至全层。
二、相关病理特征
细胞学特点: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染色质粗,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多见,且细胞排列紊乱。
与宫颈癌的关系:CINⅢ具有进展为宫颈癌的潜能,但并非一定会发展为宫颈癌,只是相较于低级别病变,其进展为浸润癌的风险更高。据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及长期随访观察发现,约有一定比例的CINⅢ会逐渐进展为浸润癌,不过具体比例会因不同研究人群等因素有所差异。
三、临床表现
多数无症状: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多在宫颈癌筛查时发现异常。
少数可能出现的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如性交后出血、妇科检查后出血,或者月经间期出血等;也可能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但这些表现都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仅依靠症状来诊断CINⅢ。
四、诊断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常用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细胞可提示可能存在宫颈病变,但TCT检查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高危型HPV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重要因素,检测高危型HPV有助于筛选出高危人群。若高危型HPV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
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观察宫颈病变部位,若发现可疑病变区域,可在阴道镜引导下进行宫颈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是确诊CINⅢ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程度、范围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五、治疗及预后相关
治疗方式选择
年轻有生育需求者:对于有生育需求且病变局限的年轻患者,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如宫颈冷刀锥切术或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术后需密切随访,因为存在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可能。
无生育需求或病情较严重者:若患者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病变范围广或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等情况,可能会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预后情况
积极治疗后的预后:经过规范治疗后,CINⅢ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例如行宫颈锥切术后,定期进行复查随访,多数患者可以阻断病变向宫颈癌发展。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变持续进展,可能会发展为浸润癌,影响预后。一般来说,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CINⅢ患者5年生存率等预后指标较好。
随访重要性:无论是采取锥切术还是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都需要长期随访。通过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以及必要时的阴道镜检查等,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或新的病变,以便及时处理。
六、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是宫颈病变的高发人群,由于此阶段性生活相对活跃,感染高危型HPV的机会增加,所以育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TCT和HPV检测,以便早期发现CINⅢ等病变。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规范治疗,同时在治疗后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随访,关注病变有无复发等情况。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患CINⅢ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忽视。老年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时同样要规范进行,对于确诊为CINⅢ的老年患者,在治疗方式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例如,若老年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手术风险较高时,可能需要更谨慎评估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术后的护理和随访,关注患者的身体恢复及有无病变复发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