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已婚妇女多见,由慢性炎症刺激致宫颈管黏膜增生突出形成,一般情况不严重但特殊情况需重视,相关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诊断靠妇科检查和宫颈活检,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术后依不同情况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宫颈息肉是什么病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在已婚妇女中比较多见。它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因子宫有排除异物倾向,可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息肉一般为一个或多个,色红,呈舌形,直径一般约1cm,质软而脆,易出血,蒂细长。
二、宫颈息肉严重吗
1.一般情况不严重
症状表现相对较轻:很多宫颈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仅有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有的患者平时可有黄色白带,多数有异味,或白带中带有血丝,这些症状相对较轻微,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恶变风险低:虽然宫颈息肉有恶变的可能,但恶变率很低,据相关统计,宫颈息肉恶变率在0.2%-0.4%左右,所以大多数宫颈息肉患者病情并不严重。
2.特殊情况需重视
对于育龄期女性:如果宫颈息肉较大,可能会影响受孕。因为息肉可能会堵塞宫颈口,妨碍精子进入宫腔,从而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导致受孕困难。
对于妊娠期女性:宫颈息肉在妊娠期可能会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而增大,甚至可能会引起出血等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妊娠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等。
对于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出现宫颈息肉,相对来说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育龄期会有所增加,需要更加重视,及时进行处理。
三、宫颈息肉的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
育龄期女性:此阶段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相对活跃,慢性炎症等刺激更容易导致宫颈管黏膜增生形成息肉,是宫颈息肉的高发年龄段。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一般来说宫颈息肉发生率相对育龄期低,但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后局部抵抗力等变化,也可能出现宫颈息肉,且恶变风险相对增加。
2.生活方式因素
卫生习惯不佳: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经期卫生等,容易引起宫颈的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导致宫颈息肉的重要诱因。比如性生活前后不清洗外生殖器,经期使用不洁卫生巾等。
长期妇科炎症刺激:患有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炎症长期刺激宫颈黏膜,就容易促使宫颈息肉的形成。
3.病史因素
既往有宫颈炎症病史:如果曾经有过较严重的宫颈炎症,如慢性宫颈炎反复发作,那么发生宫颈息肉的概率会比没有宫颈炎症病史的女性高。
有宫腔手术史:比如人工流产术、清宫术等宫腔手术,可能会对宫颈和宫腔造成一定的损伤,术后如果恢复不好,容易引起宫颈的慢性炎症,进而增加宫颈息肉的发生风险。
四、宫颈息肉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妇科双合诊等检查,可以发现宫颈外口有息肉样肿物。
宫颈活检:对于发现的宫颈息肉,通常会进行宫颈活检,这是确诊息肉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息肉是炎性的还是有恶变倾向等情况。
2.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宫颈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一般在门诊就可以进行,手术过程相对简单,切除的息肉需要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性质。
术后注意事项
对于一般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半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对于育龄期女性:术后要关注月经情况等,若有异常及时就诊。如果有受孕计划,术后需要根据宫颈恢复情况等,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受孕时间。
对于妊娠期女性:宫颈息肉手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尽量减少对妊娠的影响,术后要密切观察有无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孕期保健。
对于绝经后女性:术后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因为虽然息肉已切除,但仍有复发及恶变的可能,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