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风寒感冒,需从生活起居、饮食、物理缓解及特殊人群等方面调理。生活起居要保证充足休息且注意保暖;饮食宜选温热、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寒凉;可通过泡脚、热敷等物理方法缓解;儿童和老年人有各自需注意的特殊事项,儿童应用方法要谨慎,老年人要更注重休息、饮食营养及物理缓解的轻柔安全,感冒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生活起居调理
1.保证充足休息
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风寒感冒时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充分的休息来促进机体恢复。成年人一般每天应保证7-8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儿童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休息时间应相应延长,婴幼儿可能需要12-16小时左右的睡眠。充足的休息可以让身体的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来对抗感冒病毒。
休息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一般室温保持在20-25℃较为合适,湿度在50%-60%左右。
2.注意保暖
风寒感冒多因外感风寒之邪引起,所以保暖至关重要。根据不同年龄调整保暖措施,对于儿童,要注意头部、足部的保暖,可给儿童戴上合适的帽子,穿上厚袜子;成年人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再次受寒。例如在寒冷天气外出时,应穿戴好围巾、手套、厚外套等。同时室内温度也不宜过低,可通过空调、暖气等设备维持适宜温度。
二、饮食调节
1.适宜食物选择
温热性食物: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来帮助驱散风寒。例如生姜,生姜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将生姜切成片,用开水冲泡成生姜水饮用,也可以在熬制粥品时加入适量生姜,如生姜红糖粥,取适量生姜切丝与红糖一起加入煮好的米粥中,具有驱寒暖胃的功效。对于成年人,也可以适量饮用葱白生姜汤,取葱白几段、生姜几片,加水煮汤,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清淡易消化食物:感冒期间胃肠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小米粥易于消化吸收,还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比较适宜。成年人可以在小米粥中加入少量青菜末增加营养,儿童食用时要注意粥的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2.避免食用食物
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生鱼片、西瓜(性寒凉,风寒感冒时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等。因为生冷食物会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不利于风寒感冒的恢复。对于儿童,家长要特别注意控制其饮食,不让孩子食用这类生冷食物;成年人也要自觉避免食用。
三、物理缓解方法
1.泡脚
用温水泡脚对于风寒感冒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一般水温控制在40℃左右较为合适,泡脚时间15-20分钟即可。对于儿童,要注意水温不能过高,防止烫伤,家长可以协助儿童泡脚。通过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出汗,从而驱散风寒。但如果感冒伴有发热症状较为严重时,不建议长时间泡脚。
2.热敷
可以用热毛巾热敷额头,对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等症状有一定帮助。成年人和儿童都可以使用,热毛巾温度以不烫手为宜,每次热敷10-15分钟左右。此外,还可以热敷颈部大椎穴等部位,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热敷该部位也有助于驱散风寒。不过对于皮肤感觉不敏感的儿童,家长要注意控制热敷温度和时间,避免造成烫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风寒感冒时,上述方法都要谨慎应用。在饮食调节方面,要更加注重食物的安全性和易消化性,避免因饮食不当加重胃肠负担。物理缓解方法中,泡脚时间不宜过长,热敷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反应,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如果儿童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持续升高、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不能延误病情。
2.老年人
老年人风寒感冒后恢复相对较慢,生活起居调理上要更加注意休息,保证休息环境的安全舒适。饮食调节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选择合适的食物。物理缓解方法要更加轻柔,如泡脚时水温要严格控制,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烫伤等情况。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采取上述措施时要更加谨慎,若有不适要及时停止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