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尿液异常(外观混浊、气味改变)、下腹部不适;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症状不典型易伴全身症状,老年人易合并其他疾病且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发病受生活方式(饮水过少、不注意个人卫生)和基础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影响。
一、症状表现
(一)排尿异常
1.尿频
男性膀胱炎患者会出现频繁的排尿欲望,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膀胱炎患者尿频症状明显加重,排尿次数可增多至每小时数次甚至数十次。这是因为膀胱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频繁收缩,从而引起尿频。例如,一些研究发现,膀胱炎患者的膀胱容量会减小,使得患者需要更频繁地排尿。
2.尿急
患者往往有强烈的排尿紧迫感,很难控制排尿。一旦有尿意,就必须立即去排尿,否则可能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这是由于膀胱黏膜炎症引起神经感受器敏感性增高,使得膀胱对尿液的感觉阈值降低,从而出现尿急症状。
3.尿痛
排尿时尿道会有烧灼样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疼痛可出现在排尿开始时,也可贯穿整个排尿过程。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及膀胱三角区等部位,导致局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产生疼痛感觉。
(二)尿液异常
1.尿液外观
可出现混浊尿,尿液中可能含有脓液、血液等成分,使得尿液看起来不清澈,呈混浊状。这是因为膀胱黏膜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等渗出到尿液中。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肉眼血尿,即尿液呈红色,这是由于膀胱黏膜出血所致。
2.气味改变
部分患者尿液会有异常气味,可能散发腥臭味等。这是因为炎症状态下,尿液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特殊气味。
(三)下腹部不适
患者下腹部会有隐痛或胀痛感,疼痛部位多在耻骨上区。炎症刺激膀胱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下腹部的不适感觉。不同患者的疼痛程度可能不同,一些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坠胀感,而另一些患者可能疼痛较为明显。
二、不同人群特点
(一)儿童
儿童膀胱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不太典型。除了可能出现排尿时哭闹、尿频等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炎症容易扩散引起全身反应。例如,一些幼儿膀胱炎患者可能表现为突然的发热,同时伴有排尿次数增多,但尿痛症状可能不如成人明显,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二)老年人
老年男性膀胱炎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常见的尿频、尿急、尿痛外,可能更容易出现尿失禁等情况。这是因为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本身会影响排尿功能,再加上膀胱炎的刺激,使得排尿异常更加复杂。而且老年人的机体反应能力相对较弱,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
三、发病因素影响
(一)生活方式
1.饮水过少
长期饮水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对膀胱黏膜的刺激增加,容易引发膀胱炎。例如,一些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但饮水不足的男性,就更容易出现膀胱炎发作。因为尿液浓缩使得膀胱内的细菌等病原体浓度相对升高,持续刺激膀胱黏膜。
2.不注意个人卫生
会阴部卫生状况差,细菌容易滋生并侵入尿道,进而上行感染膀胱引起炎症。尤其是男性如果不经常清洗会阴部,包皮垢等容易积聚,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比如,一些不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男性,在性生活后如果不及时清洁,就可能增加膀胱炎的发病风险。
(二)基础疾病
1.泌尿系统疾病
如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导致尿液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容易引发膀胱炎。例如,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梗阻,尿液排出不畅,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多,细菌在残余尿液中容易大量繁殖,引发膀胱炎。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尿液中含糖量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同时,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膀胱炎。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膀胱炎的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因为高血糖环境适合细菌生存,且患者自身的防御机制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