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钢板外露创面治疗包括清创处理以清除坏死组织等、创面覆盖可选用局部皮瓣转移、游离皮瓣移植或VSD技术、抗感染治疗需据药敏选抗生素并全身支持营养及控血糖、根据情况保留或取出钢板、康复护理要体位护理防受压和合适功能锻炼促恢复。
1.目的:清除钢板外露处的坏死组织、污染物等,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通过彻底清创,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病史的患者,清创时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造成额外损伤。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因其皮肤娇嫩,更要精细操作;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清创后要特别关注血糖控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2.方法: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去除表面污垢,然后用外科手术刀等器械清除坏死组织,直至露出新鲜的组织床。
创面覆盖
1.局部皮瓣转移
适用情况:如果创面周围有可利用的皮肤组织,且皮瓣转移后能较好覆盖钢板外露区域,可考虑局部皮瓣转移。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皮瓣转移的可行性和效果有所不同。儿童的皮肤弹性较好,但血供特点与成人有差异;成年患者根据创面位置和周围组织情况选择合适皮瓣。
原理:利用局部皮肤及其皮下组织形成的皮瓣,转移至缺损部位,覆盖钢板外露处,皮瓣可以为创面提供血运,促进愈合。
2.游离皮瓣移植
适用情况:当局部皮瓣无法满足覆盖需求时,可能需要游离皮瓣移植。例如创面较大且周围组织条件差的情况。不同性别患者在游离皮瓣移植后的恢复可能有一定差异,但主要取决于皮瓣的血运建立等情况。
原理:将身体其他部位的游离皮瓣移植到钢板外露创面处,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为移植皮瓣提供血供,从而覆盖创面。
3.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
适用情况:可用于清创后的创面,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等,使用VSD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情况。
原理:通过负压吸引装置,使创面处于负压状态,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渗出物引流,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使用: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有禁忌的抗生素;老年患者可能肝肾功能有所减退,使用抗生素时需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创面感染,为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局部环境。
2.全身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等营养物质,促进创面愈合。不同年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以支持生长和创面修复;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情况,需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血糖控制: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血糖不利于创面愈合,会增加感染等风险。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适当控制等。
钢板处理
1.钢板保留:如果钢板没有明显感染且稳定,可考虑保留钢板。但需要密切观察创面情况,若出现钢板感染等情况则可能需要取出钢板。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如年轻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较好且钢板无明显问题时可尽量保留;老年患者骨折愈合相对缓慢,要综合评估保留钢板的风险和益处。
2.钢板取出:当钢板出现明显感染、松动等情况时,可能需要取出钢板。取出钢板后要进一步处理创面,促进愈合。例如取出钢板后创面可能更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创面覆盖方法等。
康复护理
1.体位护理: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体位,避免钢板外露处受压。对于儿童患者,要经常帮助其变换体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时,要注意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同时也有利于钢板外露创面的恢复。
2.功能锻炼:在创面恢复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儿童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柔的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同时避免影响创面愈合;成年患者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功能锻炼的强度和范围,但要注意保护钢板外露创面,避免再次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