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囊肿是慢性宫颈炎常见表现,因宫颈腺管口阻塞致分泌物潴留形成。炎症、宫颈腺管堵塞可致其产生,多数无症状,妇科检查可发现,需靠妇科检查、阴道B超、宫颈TCT等诊断,小且无症状者定期复查,大或感染时可物理或手术治疗,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定期妇科检查来预防。
一、定义
宫颈囊肿又称宫颈纳氏囊肿,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表现。它是由于宫颈腺管口被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的囊肿。
二、病因
1.炎症因素: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如宫颈糜烂在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炎症导致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从而形成囊肿。多见于已婚女性,与性生活、分娩等因素导致宫颈损伤进而引发炎症有关。对于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的女性,发生宫颈炎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更容易出现宫颈囊肿。
2.宫颈腺管堵塞:先天性的宫颈腺管狭窄或堵塞,也可引起宫颈囊肿,这种情况在年轻女性中也可能存在,但相对较少见。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大多数宫颈囊肿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是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伴有异味,还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对于有基础疾病或身体抵抗力较差的女性,可能症状相对明显,且更容易出现炎症加重的情况。
2.体征: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宫颈表面突出多个青白色小囊泡(非红色),内含无色黏液。若囊肿感染,可呈现淡黄色或白色。
四、诊断
1.妇科检查:通过妇科双合诊或阴道镜检查,直接观察宫颈外观,发现宫颈表面的囊肿表现。
2.辅助检查:
阴道B超:能清晰显示宫颈囊肿的数量、大小等情况,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阴道B超检查的操作和解读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如年轻未生育女性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经腹B超等相对更温和的检查方式,但经阴道B超对于宫颈囊肿的观察通常更清晰。
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主要用于筛查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以排除宫颈的恶性病变,因为宫颈囊肿一般是良性病变,但需要与宫颈恶性肿瘤继发的囊肿相鉴别。对于有性生活史3年以上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宫颈TCT和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五、治疗
1.一般无需治疗:如果宫颈囊肿较小,没有明显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对于处于不同生理阶段的女性,如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出现的生理性宫颈腺管堵塞导致的囊肿,多数可随激素水平稳定而自行缓解;围绝经期女性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也可能出现囊肿稳定不进展的情况,此时定期复查监测即可。
2.治疗方法:当囊肿较大或合并感染时,可采用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通过破坏囊肿上皮,使其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术治疗可采用宫颈囊肿造口术等,将囊肿切开,引流囊液。但手术治疗可能会对宫颈造成一定损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谨慎考虑,尤其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要充分评估治疗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对于合并有其他宫颈病变需要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宫颈囊肿的情况进行处理。
六、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引发炎症。尤其在经期要注意卫生,使用合格的卫生巾,并及时更换。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应重视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年轻女性性生活活跃,更要注意性卫生,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洗外阴。
2.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宫颈炎症的风险。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几率较高,应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避孕措施,也有助于预防性传播疾病和宫颈炎症的发生。
3.定期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常规检查、宫颈TCT和HPV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并及时处理。建议女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尤其是30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更应重视宫颈癌筛查。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筛查频率可能有所不同,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