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发烧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等侵入呼吸道引发免疫反应致热,细菌繁殖释放毒素等致热;非感染因素有过敏和理化因素,过敏接触过敏原引发免疫应答致炎可能发烧,理化刺激致支气管黏膜损伤炎症反应可能发烧。
一、感染因素
(一)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感染途径
小儿支气管炎发烧较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当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空气时,病毒容易侵入呼吸道。例如,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呼吸道合胞病毒很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病毒侵入呼吸道后,会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内复制,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发烧等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婴幼儿中较为多见,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等,常导致患儿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表现。
2.病毒感染引发发烧的机制
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病毒的核酸等成分作为抗原,会激活机体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被激活后会释放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引起发烧。例如,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会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体温升高。
(二)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及感染情况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是小儿支气管炎常见的细菌病原体。细菌可通过空气传播或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至支气管引起感染。比如,肺炎链球菌可在儿童抵抗力下降时侵入支气管。细菌在支气管内繁殖,释放毒素,引起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导致支气管出现化脓性炎症,进而引发发烧等症状。在一些免疫力较低的小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炎并发烧。
2.细菌感染引发发烧的机制
细菌感染后,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代谢产物等会作为致热原。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后,会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同时,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等,进一步加重炎症,促使发烧持续或加重。例如,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等物质会刺激机体产生发热反应。
二、非感染因素
(一)过敏因素
1.过敏物质及引发反应
小儿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引发支气管炎并发烧。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例如,对花粉过敏的小儿,在花粉季节接触到花粉后,花粉颗粒进入呼吸道,会引起支气管的过敏反应。机体的免疫系统将花粉识别为过敏原,启动免疫应答,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引起支气管炎。这种过敏反应有时也会伴随发烧症状,不过发烧程度相对可能不如感染因素引起的严重,但也需要引起重视。
2.过敏引发发烧的机制
过敏反应时,免疫细胞被激活,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引起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同时也可能影响体温调节。虽然过敏引发发烧的具体机制与感染引起的有所不同,但炎症反应的存在会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使体温升高。例如,组胺等介质的释放会导致局部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导致发烧。
(二)理化因素
1.空气污染等理化刺激
空气污染、刺激性气体等理化因素可刺激小儿支气管引起炎症。例如,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烟雾等进入小儿呼吸道后,会对支气管黏膜造成刺激,引起黏膜的炎症反应。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病风险会增加,并且可能伴有发烧症状。此外,寒冷空气的刺激也可能导致小儿支气管痉挛、黏膜血管收缩等,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发烧。比如,在寒冷的冬季,小儿如果没有做好保暖措施,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空气中,容易引发支气管炎并发烧。
2.理化刺激引发发烧的机制
理化因素刺激支气管黏膜后,会导致黏膜的损伤和炎症反应。机体对这种损伤产生应激反应,炎症细胞被激活,释放炎症介质,从而引起局部的炎症,同时可能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或机体的整体应激状态导致发烧。例如,刺激性气体刺激支气管后,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的炎症介质会引发发热等一系列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