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及其他因素。感染性因素有轮状病毒(多见于6-24个月婴幼儿,起病急,有发热、呕吐、水样便等)、诺如病毒(各年龄组可感染,起病急,有腹泻、呕吐等)、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致婴儿腹泻,产毒性大肠杆菌致婴幼儿和旅行者水样便)、空肠弯曲菌(婴幼儿和儿童易感,有发热、腹痛、黏液或脓血便)、沙门菌(婴儿和儿童易感染,有发热、呕吐、黏液或脓血便等);非感染性因素有饮食因素(喂养不当致婴幼儿腹泻,过敏体质宝宝食过敏食物致过敏相关性腹泻)、气候因素(气温突降致宝宝腹部着凉腹泻,湿度也有一定影响);其他因素有乳糖不耐受(新生儿和小婴儿因乳糖酶缺乏致腹泻)、内分泌及代谢因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胃肠功能紊乱腹泻,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罕见致相关表现)。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感染
1.轮状病毒
年龄因素: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
症状表现:起病较急,常伴有发热、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病程一般为3-8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2.诺如病毒
年龄与人群:各年龄组均可感染,但以学龄儿童和成年人多见,不过也可影响宝宝。感染后可引起急性胃肠炎。
症状特点:起病急,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大便多为稀水便或水样便,呕吐症状较为明显,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等症状。病程较短,一般2-3天即可恢复。
传播方式: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物品等传播,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场所引起暴发流行。
(二)细菌感染
1.大肠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年龄情况:婴幼儿易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婴儿腹泻,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
大便特征:大便常为黄绿色或蛋花样,有黏液,可能伴有腥臭味,可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
产毒性大肠杆菌:
发病群体:多见于婴幼儿和旅行者。宝宝感染后可出现腹泻,大便为水样便,量较多,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空肠弯曲菌
年龄因素:婴幼儿和儿童易感。
症状表现:常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大便多为黏液便或脓血便,腹痛较为明显,类似急腹症的表现。
3.沙门菌
感染人群:婴儿和儿童易受感染。
症状特点:宝宝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可为黄绿色、黏液便或脓血便,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等全身感染症状。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饮食因素
1.喂养不当
年龄与喂养方式: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人工喂养儿。如果喂养量过多、过少,或喂养的食物种类突然改变,如从母乳转为配方奶,或过早添加辅食等。
具体表现:可出现腹泻,大便中可能含有未消化的奶瓣或食物残渣,宝宝可能伴有腹胀、呕吐等症状,一般调整饮食后症状可改善。
2.过敏因素
过敏体质宝宝: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食用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后可能引起过敏相关性腹泻。
症状特征:除了腹泻外,还可能伴有皮疹、瘙痒、呕吐等其他过敏表现,大便可能带有黏液。
(二)气候因素
1.温度变化
婴幼儿体温调节特点: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当气温突然降低时,宝宝腹部容易着凉,导致胃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
表现情况:宝宝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一般无明显腥臭味改变,但可能伴有轻微的腹痛、哭闹等表现。
2.湿度影响:过于潮湿的环境也可能影响宝宝的胃肠功能,导致腹泻发生,但相对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稍低。
三、其他因素
(一)乳糖不耐受
1.发病机制:宝宝体内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不能完全消化摄入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引起腹泻。
2.年龄情况: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尤其是早产儿。
3.症状表现:宝宝腹泻多在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后出现,大便为黄色或青绿色稀便,有泡沫,伴有酸臭味,可伴有腹胀、肠痉挛等表现。
(二)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1.甲状腺功能减退
宝宝甲状腺功能减退特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宝宝,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泻,常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精神反应差、皮肤粗糙等表现。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较为罕见,宝宝可出现腹泻、呕吐、乏力等表现,同时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其他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