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同呼吸系统疾病需与小儿支气管哮喘鉴别,包括与毛细支气管炎在发病年龄、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的鉴别;与支气管异物在病史、体征、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的鉴别;与心源性哮喘在发病人群、病史背景、体征表现、实验室检查的鉴别;与复发性多软骨炎伴喘鸣在疾病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的鉴别;与气管支气管软化症在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的鉴别,同时需考虑小儿各年龄段生理特点及特殊人群情况,在鉴别诊断及护理等方面综合处理。
一、与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
1.发病年龄:毛细支气管炎主要见于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婴儿多见;小儿支气管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婴幼儿较少见。
2.病史特点:毛细支气管炎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3天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部分有病毒感染病史;小儿支气管哮喘多有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发作前多有诱因如接触过敏原(花粉、尘螨等)、呼吸道感染等。
3.体征表现:毛细支气管炎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喘鸣音及中细湿啰音;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4.辅助检查:毛细支气管炎胸部X线可见不同程度肺气肿或肺不张,部分有小点片状阴影;小儿支气管哮喘胸部X线早期可无明显异常,发作时可见肺气肿表现,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可协助诊断。
二、与支气管异物的鉴别
1.病史情况:支气管异物多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然后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症状可呈阵发性;小儿支气管哮喘多无异物吸入明确病史,发作有一定的规律性或诱因。
2.体征特点:支气管异物可出现单侧肺呼吸音减低,异物随呼吸移动时可闻及拍击音;小儿支气管哮喘双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双侧基本对称。
3.影像学检查:支气管异物胸部X线可见纵隔摆动等表现,胸部CT可更清晰发现异物;小儿支气管哮喘胸部X线无异物相关表现。
4.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异物可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明确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无需支气管镜检查来诊断。
三、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
1.发病人群:心源性哮喘多见于左心衰竭患儿,常见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儿童;小儿支气管哮喘无特定心血管基础疾病人群倾向。
2.病史背景:心源性哮喘多有心脏病史,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发作时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小儿支气管哮喘多有过敏等相关病史,无粉红色泡沫痰。
3.体征表现:心源性哮喘可闻及肺部湿啰音、心脏杂音等;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是肺部哮鸣音。
4.实验室检查:心源性哮喘可有心功能相关指标异常,如脑钠肽(BNP)升高等;小儿支气管哮喘无此类心功能相关指标异常。
四、与复发性多软骨炎伴喘鸣的鉴别
1.疾病特点:复发性多软骨炎伴喘鸣除了有喘鸣症状外,还伴有耳、鼻、喉等软骨部位的炎症表现,如耳廓红肿、疼痛,鼻软骨炎导致鼻塞等;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的喘息、咳嗽等症状,无软骨部位的典型炎症表现。
2.实验室检查:复发性多软骨炎伴喘鸣可出现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且可能有抗软骨抗体阳性等特异性抗体改变;小儿支气管哮喘相关炎症指标主要是与呼吸道过敏等相关,无抗软骨抗体等改变。
3.影像学检查:复发性多软骨炎伴喘鸣胸部影像学可能无特异性,但软骨部位的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异常;小儿支气管哮喘胸部影像学主要是呼吸道的改变。
五、与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鉴别
1.症状表现:气管支气管软化症多在吸气时出现气管支气管塌陷,导致呼吸困难、喘鸣,症状可在活动后加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喘鸣在呼气时更为明显,活动后可能诱发但表现形式不同。
2.影像学检查: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胸部CT等可见气管支气管在吸气时塌陷的表现;小儿支气管哮喘胸部CT无气管支气管塌陷的表现。
3.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支气管软化症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到气管支气管在呼吸时的塌陷情况;小儿支气管哮喘无需支气管镜检查来明确气管支气管的形态。
小儿各年龄段的生理特点不同,在鉴别诊断时需充分考虑其年龄因素对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的影响,如婴儿期毛细支气管炎相对多见,而年长儿支气管哮喘可能更具过敏等病史特点。对于特殊人群如本身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心源性哮喘患儿),要结合其基础疾病情况综合判断,在护理等方面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重人文关怀,根据不同鉴别情况给予相应的观察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