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堵塞的原因包括炎症因素(盆腔炎症,如输卵管自身炎症及周围组织炎症波及)、感染因素(性传播感染病原体感染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手术因素(盆腔手术史及宫内节育器相关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种植致输卵管周围粘连堵塞)、先天发育异常(输卵管先天发育畸形影响功能)。
一、炎症因素
(一)盆腔炎症
1.输卵管自身炎症:如输卵管黏膜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有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炎症可导致输卵管黏膜肿胀、间质水肿、充血及渗出等,进而使输卵管腔粘连堵塞。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后,可引发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就容易转为慢性,造成输卵管堵塞。
2.周围组织炎症波及:盆腔其他器官的炎症也可能蔓延至输卵管,如阑尾炎、腹膜炎等。阑尾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扩散至盆腔,累及输卵管,引起输卵管管壁增厚、僵硬,管腔粘连堵塞。对于女性而言,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盆腔炎症,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尚在发育中,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炎症;育龄期女性性生活较活跃,也是盆腔炎症的高发人群;而绝经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生殖系统防御功能下降,也有发生盆腔炎症的可能,但相对较少见。生活方式方面,不洁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会增加感染病原体的风险,从而提高盆腔炎症发生的几率,进而增加输卵管堵塞的可能性。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发生输卵管堵塞的概率明显高于无盆腔炎症病史者。
二、感染因素
(一)性传播感染病原体感染
除了上述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外,其他性传播感染病原体也可能导致输卵管堵塞。例如,梅毒螺旋体感染后,若累及生殖系统,也可能引起输卵管的病变,导致管腔堵塞。不同性别都可能感染性传播病原体,但女性由于生殖系统的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受到影响。对于有高危性行为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需要注意防范性传播感染,因为一旦感染病原体并累及输卵管,就可能引发输卵管堵塞。
(二)其他病原体感染
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结核,是导致输卵管堵塞的重要原因之一。结核分枝杆菌可侵犯输卵管,使输卵管黏膜遭到破坏,形成溃疡、干酪样坏死等病变,最终导致输卵管僵硬、粘连、堵塞。这种情况在育龄期女性中相对较多见,有结核病史或接触过结核患者的人群,需要警惕输卵管结核的发生。
三、手术因素
(一)盆腔手术史
1.盆腔脏器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在进行这些手术时,可能会对输卵管造成损伤,术后若发生感染,就容易引起输卵管粘连堵塞。例如,子宫肌瘤剔除术时,如果手术操作不当,可能会累及输卵管周围组织,术后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进而堵塞管腔。不同年龄接受盆腔手术的人群都有,但育龄期女性因为盆腔手术相对较多,所以需要特别关注术后输卵管的情况。对于接受过盆腔手术的女性,术后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下腹部疼痛、月经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查输卵管是否堵塞。
2.宫内节育器相关手术: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引起盆腔感染,从而导致输卵管炎症,进而造成输卵管堵塞。比如,放置宫内节育器时消毒不严格,或者取出时损伤了子宫颈、子宫腔等部位,都可能引发感染,波及输卵管。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可种植在输卵管上,导致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和拾卵功能,严重时可引起输卵管堵塞。这种情况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或长期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女性的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育龄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相对活跃,更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的情况。对于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输卵管堵塞的发生风险。
五、先天发育异常
(一)输卵管先天发育畸形
如输卵管过长、过细、扭曲、伞端闭锁等。这些先天发育异常的情况会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导致精子和卵子无法正常相遇、运输,从而引起不孕或输卵管堵塞。先天发育异常的发生与胚胎发育时期的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对于有先天发育异常家族史的人群,在备孕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生殖系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