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头晕表现多样,具发作性等特点,有不同伴随症状,且不同类型颈椎病头晕有其特点,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头晕随颈椎病病情变化而变。
一、头晕的特点
1.发作性头晕:可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等,短则数秒,长则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例如,有的患者在颈部突然转动姿势时,如快速回头或仰头、低头等动作后,瞬间出现头晕发作。这是因为颈部姿势的改变,刺激了颈椎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结构,导致椎动脉供血一时性改变,从而引发头晕。
2.头晕程度差异
轻度头晕:患者仅感觉头部有轻微的昏沉感,对日常活动影响不大,可能只是自觉头部不太清醒,仍可进行一般的简单活动,如缓慢行走、轻度家务劳动等。
重度头晕:头晕症状较为严重,可出现天旋地转的感觉,患者站立或行走时会有明显的不稳感,甚至难以保持自身平衡,容易摔倒。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颈椎病变严重影响了椎动脉或交感神经等,导致脑部供血严重不足或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较为显著。
3.与颈部活动的相关性
很多患者的头晕与颈部的特定活动有关。比如,当颈部做前屈、后伸、侧屈或旋转等动作时,头晕容易发作或加重。这是因为颈部活动时,颈椎的椎间关节、椎间盘等结构会发生相应的位置变化,对周围的血管、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进而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或神经传导,引发头晕症状。
二、伴随症状
1.颈部不适
患者通常伴有颈部的疼痛、僵硬等症状。颈部疼痛可表现为局部的酸痛、刺痛或胀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颈部僵硬则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难以自如地进行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例如早晨起床后可能会感觉颈部发紧、僵硬,活动不灵活。这是因为颈椎病本身导致颈椎的肌肉、椎间盘、关节等组织发生病变,引起颈部的一系列异常表现。
2.上肢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肢的麻木、无力等症状。上肢麻木可从手指开始,逐渐向手臂近端发展,麻木程度不一,有的患者只是轻微的手指发麻,有的则是整个手臂都有明显麻木感。上肢无力表现为拿东西时感觉费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持物掉落的情况。这是由于颈椎病病变累及到支配上肢的神经,如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的病变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出现上肢相应的症状。
3.眼部症状
可能出现眼部疲劳、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这是因为颈椎病可能影响到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会引起眼部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出现眼部的一系列不适表现。例如,患者长时间看东西后会感觉眼睛特别容易疲劳,眼部有干涩感,视力也可能会有短暂的模糊不清。
4.头痛
部分患者会伴有头痛症状,头痛的部位和性质多样。有的患者是枕部疼痛,有的是头顶疼痛,疼痛性质可为胀痛、刺痛等。头痛的发生与颈椎病导致的颈部肌肉紧张、血管神经受刺激等因素有关,颈部病变引起的神经反射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等可传导至头部,引发头痛。
三、不同类型颈椎病相关的头晕特点
1.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受到颈椎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其头晕症状往往与颈部旋转动作关系密切,当颈部旋转到某一位置时,椎动脉受压加重,头晕发作明显。例如,患者在回头看后面物体时,颈部旋转使椎动脉受到牵拉或压迫,随即出现头晕。同时,还可能伴有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这是因为椎动脉不仅供应脑部血液,还与内耳等部位的血液供应相关,当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内耳等结构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相应症状。
2.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由于颈椎病变刺激了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头晕。头晕可呈间歇性发作,同时还会伴有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多种表现,如心慌、心跳加快或减慢、血压波动(可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出汗异常(可出现多汗或无汗)等。因为交感神经分布广泛,当它受到刺激后,会影响到心血管、汗腺等多个系统的功能,进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伴随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颈椎病头晕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颈部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更容易发生颈椎病,其头晕等症状可能会相对更频繁出现;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颈椎病头晕的感受和表现有所影响;老年人由于颈椎退变较为明显,颈椎病相对常见,其头晕症状可能会更复杂,且可能合并有其他老年性疾病,在判断和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有颈椎病病史的人群,头晕症状往往会随着颈椎病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当颈椎病病情加重时,头晕等症状可能会加重,而经过相应的颈椎病治疗后,头晕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