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的发生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等可经尿道逆行或血行传播引发,青壮年和儿童、老年男性因不同情况易感染)和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经呼吸道等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易受其影响);非感染因素包括创伤(各年龄段男性中青少年因活动活跃、成年男性因相关工作活动易受阴囊外伤致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各年龄段成人男性易因自身免疫错误攻击睾丸组织发病)、药物因素(接受某些药物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年轻男性可能受影响)。
一、感染因素
(一)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及感染途径
大肠杆菌是引起睾丸炎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细菌可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如尿道炎未及时治疗,细菌可沿输精管等途径蔓延至睾丸;也可通过血行传播,例如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病原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睾丸引发炎症。儿童时期患流行性腮腺炎后合并睾丸炎,也多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但广义上也属于感染相关因素导致的睾丸炎继发改变。在青壮年男性中,非特异性睾丸炎常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引起,多发生于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2.年龄与性别影响
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细菌感染相关的睾丸炎,但青壮年相对更易发生。对于儿童,由于其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因尿道逆行感染等情况引发睾丸炎。而对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导致尿道梗阻,长期留置导尿管等情况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从而更易引发睾丸炎。
(二)病毒感染
1.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感染是儿童和青少年睾丸炎较为常见的病因。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儿童感染腮腺炎病毒后,约有20%-30%的患者会合并睾丸炎。病毒可经血液传播至睾丸,引起睾丸的炎症反应。一般在腮腺炎发病后4-6天出现睾丸肿大、疼痛等睾丸炎症状,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后的男性中更为明显,儿童时期发病相对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需重视,因为可能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等。
二、非感染因素
(一)创伤
1.外伤情况
阴囊部位受到直接的外伤,如撞击、骑跨伤等,可导致睾丸组织损伤,引起睾丸炎。例如,男性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如足球比赛中被踢到阴囊,或者骑自行车时不慎摔倒导致会阴部撞击到车把等,都可能造成睾丸的创伤,进而引发炎症反应。这种情况在有剧烈运动或从事特殊职业(如建筑工人等)的男性中相对更易发生,外伤后局部组织的损伤会引起机体的炎症修复反应,如果损伤较重,炎症反应可能会较为明显。
2.年龄与性别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青少年男性,由于其活动较为活跃,发生阴囊外伤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安全的教育。而对于成年男性,在从事一些可能有阴囊外伤风险的工作或活动时,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阴囊保护装备等。女性一般不会发生睾丸相关的问题,但从性别角度,男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决定了其更容易受到阴囊部位外伤的影响。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睾丸炎,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睾丸组织视为外来抗原,从而产生自身抗体攻击睾丸组织,引起炎症反应。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累及生殖系统,导致睾丸炎的发生。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
2.年龄与性别影响
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睾丸炎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一般多见于成年人。从性别角度,男性更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因为其生殖系统是自身免疫攻击的一个可能靶器官。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男性,需要密切关注生殖系统的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睾丸超声、精液分析等,以便早期发现睾丸炎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三)药物因素
1.某些药物的影响
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睾丸的不良反应,导致睾丸炎样表现。例如,某些化疗药物在治疗恶性肿瘤时,可能会对睾丸的生精上皮等组织造成损伤,引发炎症反应。还有一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等功能间接导致睾丸炎症。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殖系统情况,尤其是长期使用某些可能有生殖系统副作用药物的患者。
2.年龄与性别相关情况
对于接受化疗等可能影响生殖系统药物治疗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关注睾丸的情况。年轻男性由于生殖系统处于发育或功能活跃阶段,药物对其生殖系统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而女性不存在睾丸相关问题,从性别角度,男性是药物可能导致睾丸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



